banner_ad_1
申论范文阅读
2022-07-18 07:48
来源:政华公考

申论范文阅读

完善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着一切为民的根本思想和态度,将民生福祉摆在第一位,增进民生福祉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对民生的需求也是永恒不变的课题,时值新时代,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完善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就是摆在眼前的第一要务。

完善医疗保障,为民生福祉壮大根系。医疗问题是维系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完备的医疗保障才能为民生福祉扎好根系打好基础。甘肃省陇西县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通过改革增进医保报销和财政保障的举措,深度推进医疗消费报销体系,更好地让人民享受到了国家对医药医保和人们的扶持红利。江西省新余市,为满足人民就医问医需求和意愿,积极完善推行将传统社保卡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推出电子社保卡,极大地方便了人民就医问医生的流程,为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一条有效道路,丰富了医疗保障体系,因此增进民生福祉,就要以完善医疗保障为抓手,满足人民需求。

厚植教育基础,为民生福祉注入活力。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不竭动力,也是人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有效路径,保证教育才能为民生福祉带进活力和希望。北大保安张俊成,由于家庭贫困被迫退学,却对北大学生心生向往“夜里挑灯看剑”考进北大法律系,学成便归乡保证家乡的教育事业,从穷大山走出孩子越来越多,张俊成和乡亲们的笑颜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用充满积极、希望的态度生活。然而却也存在着“游牧”陪读家长这一现象,教育资源不平衡,儿女教育难保障,促使家长跟着心中的顶级教育资源跑,不仅消耗精力和金钱,更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人民民生福祉的大计,因此保证教育保障才能为民生注入“活水源”“催化剂”提升民生活力。

拓充养老保障,为民生福祉打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构成部分,提高民生福祉解决养老难题是摆在面前的关键一环。政府秉持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极大地改善了老年民生,并积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养老政策,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港区王巷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居家养老的创新养老模式,拓充养老保障,为港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多样化养老服务,不仅降低了子女的精神负担,更能给老人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服务。这正是目前我国积极顺应养老服务社会化需求的一个缩影。因此提升民生福祉拓充养老保障,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提升居民民生福祉,并非一蹴而就,需久久为功。坚持从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养老保障三方并进、多措并举,增进民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从而做到在新时代、新背景、新任务下于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做到让人民提精神、让民族增底气,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青年英雄本色 更显砥柱中流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拥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青年是一个民族最鲜活的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担当是抗击疫情中的每一句我请愿,青年的勇敢是面对危险从心底喊出的“退后让我来”,青年的志向是“孩儿立志出山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年是国家的不竭动力来源,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也在民族道路中始终彰显英雄本色。

信念坚定、率先垂范,坚定的人生辉煌。志不坚者志不达,从古至今有志者立长治,无志者长立志,志向是成事的先手棋、马前卒。青年是人生筑基的过程,就像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青年人要扣好第一粒扣子,也是在告诉青年要志存高远,立志报效桑梓,立志为民,立志报国,并且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向着人生目标前进。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在有了坚定的信念后,也要勇于担当,遇到困难永不退缩,要有黄大发修渠的坚韧,要有杜富国挺身而出的垂范,也要有女排姑娘不到最后一球不放松的勇气,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青年也不是永恒常驻,要在这迷之珍贵,白驹过隙的青年时期,看世界,看自己,看众生,定好人生目标,并且勇于开拓,在前进的道路上收获辉煌的人生。

无私奉献、严于律己,质朴的人生纯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有了奉献,才有了小小成绩的放大,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才能让生命坦然、纯粹。奉献才能成就更大的未来,正是有了陈红军,王卓然等烈士的奉献,让祖国边疆巍然神圣正是有了黄文秀等两千多万名扶贫干部的默默付出,才有了全国人民成功迈入小康社会正是有了无数名白衣天使的付出,让人类抗击疫情在中国成就了典范。青年因奉献而精彩,因奉献而热烈。青年还要严于律己,成长的诱惑层出不穷,学习中的松懈,工作中的腐化,都会成为青年人误入歧途的导火索。青年在面对成长中的诱惑和困难,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用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求知,如此,让人生坦荡纯粹。

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爱国的人生无畏。青年代表着先进,代表着科技前沿,无数的新理论新创造在不断精进的思维中碰撞出火花,并生根开花。青年钱学森在美国得知他要回国后软禁了数年也要回去报效祖国,让中国的军事力量突飞猛进,这是用科技的力量展现爱国主义的深沉表达黄大年在接到国家引才归国的通知后,甘愿放弃一切优越的生活而甘当大学老师,不断精进,在地质领域让中国大步前进,这是“若有战,召必回”的爱国主义一腔肝胆一代代的航天员们在极特殊的环境中艰苦奋斗成就了从一片空白到航天大国的崛起,这是爱国主义的千里传音。正是有了这种爱国主义,让无数的青年,无数的国人,过千山,越险滩,历万难,不断创新,精进本领,成就伟业。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青年之青春当与时代同频共振,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青年,应将个人的奋斗和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贴心民生 凝聚民心

回首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波澜壮阔视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抬望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胜利在即。时间刻录着岁月的光盘,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的翻天覆地变化背后,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宗旨,彰显了对人民至上的孜孜追求。百转千回,击鼓催征,站在新起点,面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征途漫漫,唯有倾听民声、做好民生,方能挺起民族脊梁。

贴心民生,始于科技赋能、智慧支撑。环视当下的中国,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然进入到智慧化时代,民生工作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更好地改善民生服务工作,济南市章丘区组织相关部门赴浙江杭州深入学习,后结合当地实际,将科技成果与为民服务相嫁接,322项服务项目全部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上门办”,不仅提升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而且让群众节省了时间,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民生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科技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布点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化的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服务的技能水平。

贴心民生,源于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无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抑或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无一不是告诫我们,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时时刻刻为民着想,才是发展正途。当博士生小陈无法完成答辩而焦急无奈时,当地派出所及时腾出独立办公室,调配软硬件设施,最终确保了答辩的顺利完成,赢得了网友的纷纷点赞。然而无独有偶,当大王镇的老年人无法验证健康码而着急上火时,当地镇政府及时将市民卡与健康码绑定,解了群众的心结,密切了党群关系。作为人民的勤务员,任何工作要多了解群众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答应,不断改进服务,满足人民需要。

贴心民生,成于重心下移、深入一线。重心下移是指要将更多的人财物分配到一线,不断充实基层队伍深入一线是指要走出“小楼”,到群众中去。曾记否,“人民好干部”焦裕禄一年365天在乡村、大堤、农田、建设现场度过曾记否,“小巷好总理”高玉凤时刻在疏通下水道、调解居民纠纷、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曾记否,“乡村好头雁”关志洁坚持走村入户,了解群众疾苦,记下了一本本民生账……民生靠的就是这群党的好干部,他们用一线的实干,保障了群众幸福。当前,各级政府要在资源分配、物资保障、人员招聘上,多向基层倾斜同时不断完善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基层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对民生新需求,唯有兢兢业业,在科技赋能上下功夫,在以人为本上做文章,在深入一线上谋发展,才能真真切切回应群众所需、人民所盼,披荆斩棘,开辟中华民族复兴新征程

 

文化赋能 精神富足

甜粽飘香,饺子传情……人们把对传统节日的情怀寄托在食物里,融入生活里。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不管是三星堆文化的神秘,还是诗词歌赋的风雅,抑或是陶瓷器皿的端庄……文化的气息一直弥漫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由人来创造,自然而然也应惠及人民。新时代,新征程,理应让文化成为前台主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数字融合文化发展,注入源头动力。沧海变化,时代发展,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被淘汰,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随之成为时代主基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应与时俱进,主动迎合时代,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山东省打造国有数字藏品交易服务平台“海豹数藏”,将文化产品赋予数字化的生命力,引领着数字藏品的发展,让民众能够通过简单的线上操作拉近与文化的距离。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数字化文化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创新模板,在推动数字化赋能文化发展之路上,要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支持,引导其正向发展。

优化文化设施布局,促进资源共享。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也体现在文化设施中,往往在乡村的发展中过度强调经济增速、民生改善,而忽略了文化建设。正如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的要求,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文化不能遗忘,优化布局,资源共享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农家书屋拔地而起,农村大舞台遍地开花,村史馆不断涌现,正是弥补城乡文化设施差距,合理优化乡村文化布局的鲜明注脚。在不断优化布局的同时,也应注重文化资源共享,让文化以包容开放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群众从文化中不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生存的密码。

扩大优质文化供给,优化服务过程。优质的文化产品能够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群众的精神世界,能真正地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反观当下,数学教材插画引发热议,背后正是对于西方文化冲击的担忧和传统文化丧失的愤慨,也彰显了大众对于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艺工作者是否能够秉持初心,不追逐金钱,而是以提高文化作品的质量为己任,是决定文化是否能够发挥正向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保障文化的优质供给,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低质文化的影响,遏制不良发展。

文化照亮精神世界,文化赋能时代发展,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展望未来,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发展的殷殷嘱托,让文化植根于人民,回归于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打造精神丰碑,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经济发展应“形”“势”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在近几年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现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更好地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底气是一个经济体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底气是经济发展的自信未来。立足于当下,取得的非凡成就,丰富经验,构造出的“形”,对未来发展趋势,精准把握,紧跟时代浪潮形成的“势”。二者相结合,共同铸就我国发展的底气。

形势结合,是经济发展制胜之器。形势结合,二者互补互助,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若只立足于形,注重当下取得的成就,自满于常年积累的经验,而不去把握发展之势,过不自封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止步于此。而盲目地追求发展的势,制定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与当下自身之形背道而驰,这种事是浮泛无根的,对于经济发展毫无作用。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可只重于形,固步自封,也不可盲目地追求势,纸上谈兵。只有将形与势两者相结合,我国发展才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静态之形,是经济发展起步之棋。如果将发展比作摩天大厦,那“形”便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眼前静态的“形”并不牢靠,那发展的道路不会长远,经济发展的形来自长年累月积累下的丰富经验。优秀的经验给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足以让我国的经济发展后顾无忧。经济发展的“形”也来自当今我们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当今的非凡成就为起点,未来经济发展的形式数不胜数,以当今成就为种子,未来经济将发展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以静态之形为起点,让经济发展赢在起跑线。

长远之势,经济发展定调入棋盘。形奠定了发展道路的起点,那么势便是引领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经济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经济发展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浪潮,终将被时代所抛弃。依据经济发展趋势制定长远的科学规划,不断创新,创造跟上时代浪潮,才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并带动相关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中西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创新满足客户需求,产品销量暴涨。这些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经营者企业家对于势的准确把握。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势,就相当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经济发展史,立足于当下之势,进行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技术变革兴起把握改革之势,诞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推动经济增长步入黄金期。所以说经济发展离不开形势结合,只有形势结合,才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坚持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开放是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宝贵经验。这是吸取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后的教训,站在历史潮头所明悟的发展真谛在今天,全世界在信息技术下而成为一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前进道路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将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稳步发展。

扫清“门内”瘴气,优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为各经济主体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外资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实际上,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归根结底是为了给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存在的短板和突出问题也不少。比如,企业负担仍需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待深入解决,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产权保护仍需加强……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下大力气、啃硬骨头,瞄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出台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

走出“门外”发展,谋求更大空间。“一带一路”的伟大愿景下,中国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积极走出去。当前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各种机遇转瞬即逝,如今正处于国外投资的“黄金期”,诸如吉布提等国家也都秉持着开放的态度在欢迎国际投资。中国企业也应该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遇,才能积累城市本钱,反哺企业发展否则会错失良机,失去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的空间。为了抓住机遇,中国企业首先就应及时了解投资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税收政策,是否存在政治风险的问题,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了解当地的各项政策,否则会在茫然无措中失去良机也不能盲目跟风,追随大流去投资一些如房地产,体育俱乐部等非主营业务,要依据自身优势瞄准适合自己的领域展开投资。如此,中国方能更好地抓住机遇,扬帆起航。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开放是我们强国之路上的必答题,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因为开放发展,我们才能解决温饱问题,因为开放发展,我们才有了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因为开放发展,我们才能傲立世界之林。无论给予改革开放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我们的改革开放从不会止步,继续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门一定会向我们敞开

 

建设美丽中国 把绿水青山装进画里

平沙茫茫、戈壁胡杨、长河落日、驼铃悠扬……从古至今,沙漠是诗人笔下的壮阔美景,是出征将士的铁血沙场,是探险家们的神秘向往,但更多的却是绿色植物的生命禁区。然而,毛乌素沙漠从“千年沙漠”到“今日绿野”的逆转告诉我们: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因此,唯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美丽中国,要加快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事实证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虽然能实现快速发展,但无法满足人们的长期需求,适应不了逐渐转化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从坐吃山空到山绿人富,风林村通过“村寨银行”走上了生态富民之路从水土流失到产业腾飞,黄河流域以“绿色税制”走出了生态惠民之路从茫茫林海到百花齐放,大沟岭林区的“天然氧吧”走好了生态利民之路……环境就是民生,要坚定不移地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建设美丽中国,要推动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低碳”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标签,光盘行动、共享单车、垃圾分类、个人碳账户……看似简单的行为转变其实为节能减排贡献了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说到底还是要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因此,必须要在全社会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的文明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中再次强调,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因此,我们应该平衡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筑牢“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共治观,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好美丽中国。

嘉四季之欣始,启葳蕤于芳春。以“立春”为始的北京冬奥会,不论是比赛场馆的绿电运行,还是永生花束的浪漫唯美,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今天,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