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范文评析
2021-08-22 06:08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范文评析

传承优秀文化 拯救汉字危机
  评析:对称式标题,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拯救汉字危机”是文章的核心观点。这种将文章核心观点浓缩为动宾结构的句式,可以简单凝练地体现文章主题观点,易于让读者把握到文章核心思想,是比较推荐的标题命名格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民族强。泱泱中华五千年,汉字以其特有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但如今电脑普及并广泛使用,使人们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汉字危机愈行愈近。保护汉字势在必行,学好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第一步。
  评析:引用式开头,利用国家领导人的话语引出论点,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又通过“汉字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正面描述与如今“提笔忘字”现象的反面描写形成对比,亮明本文观点,引出下文。本开头段的句子不长不短,读起来比较轻松舒服、流畅通顺,不赘述不啰嗦,作者的笔风不错。
  学好汉字能帮助我们提升文化水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大环境下,提升公民的文化水平成为了时代的必然要求,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强弱。但如今成年人提笔忘字,学生的文字教育又被轻视,导致中国汉字陷入了史无前例的汉字危机。学好汉字的重要性渐渐被很多人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更注重文化课的成绩,却忘记了学好汉字是提升文化水平的基础,汉字的造型之美、音韵之美、结构之美被人们遗忘。汉字在孩子以后的日常生活,求职工作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汉字是生存的必要技能,若没有学好汉字,孩子将寸步难行。因此,提升文化水平需从学好汉字做起。
  评析:分论点1,重在说明学好汉字的第一个原因,为“正面说明+反面问题+正面说明”的写作逻辑。这种写作逻辑可以比较清晰地论证观点,需要提醒的是,最后回扣观点部分,一般都要选择正面说明,能够更加直观地契合论点。
  学好汉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中国的文字沿用至今。文字的魅力也不仅存在于它的实用价值,文字其中所涵含的传统文化更值得让我们细细品味。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一个简单的“政”字,包含了为政以正的道理,也提醒了执政者:不以正道而行,必将招致毁败。细细品味汉字,能够悟出古人造字时寄托的期望及中华文化流传下来的文化精华。因此,感受传统文化从学好汉字做起
  评析:分论点2,主要采用例证法,列举孔子《论语》中的句子,形象具体地展现文字内涵中的传统文化,很好地支撑了论点。本段的不足之处在于,相比于例子深入浅出的分析,最后的总结句过于简单,应该更为鞭辟入里地多总结两句:文字是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文化,如果“细细品味汉字,……”这句增加为排比句,效果会更好,这样字数篇幅也能够与分论点1不相上下,使得整篇文章架构更加完美。
  学好汉字能帮助我们提高道德修养。从最近的《百家论证》到《诗词大会》,传统文化无形地提高着公民的道德修养。非宁静无以致远,七个字无不体现出诸葛孔明的恬淡寡欲,志向高远;总书记在国宾馆设家宴款待连战伉俪时,书写的画面,寄托了总书记心系人民,亲近经典的精神。因此,提高道德修养,需从学好汉字做起。
  评析:分论点3,例证法,不足之处比较明显,论据单薄,没有从三个例子中总结提取出和论点相关的共性特点当作论据,只是简单地把事例堆砌在一起,这样是达不到论证效果的。而且在篇幅上明显比前两个论点少,影响文章整体架构。
  梁启超曰:“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斯是民族主义之根砥、源泉也。”中国文字就是我们民族的根砥、源泉,提升文化水平、感受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都离不开中国文字。学好中国汉字,做好文化传承。(共886字)
  评析:引用式结尾,但是作者犯了对引用句断章取义或自定义的错误:通过梁启超的这句话,是不能得出“中国文字就是我们民族的根砥、源泉”,应该修改成“中国文字是我们民族重要的根砥、源泉之一”,因为中国文字只是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不能过于绝对地得出结论。所以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切忌为了自己的论证,而断章取义,对引用句理解不到位就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总评析:本文总体来看,中心突出,契合主题,标题为常见的对称式结构,作为文章之眼算是可圈可点;开头与结尾采用引用式写法,首尾呼应,开头的引用与文章主旨契合得很好,“漏斗型”开头逐渐引出文章中心思想,是本文的亮点;但是结尾部分对引用句的理解不够全面,影响了表达效果。本文还有不足之处在于,分论点3论据单薄,没有从事例中提取共性特征作为论据,即回扣观点部分简单突兀,与主旨契合不够紧密,这也导致了整个论点字数不足,说明本文的思维完整性和逻辑性还有待加强。考生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每一段的书写细节和完整性,切勿让一些细节影响了整体分数。

 

脚踏实地 追寻价值
  评析:经典的对称式标题,涵盖了对策举措和目标意义两个方面的内容,兼具形式美和内容全。
  放眼当下社会,不管是从功利性教育到物质化求学,还是从机械性运转到疲劳性鏖战,都显现出了人们精神的焦灼不安以及灵魂的无处安放。无数的压力、疲劳和不安往往会使人在工作中迷失方向,在生活中遗忘初心。究其根本,对生活价值的忽视是源头之祸,对工作价值的罔顾是“添翼”之本。因此,只有脚踏实地,追寻价值,才能真正得到重要的东西。


  评析:从对现实中人们的教育求学到工作生活状态展开分析,接着说明失去自我的原因是对生活价值、工作价值的忽视,最后总结对策引出论点,回扣文章标题。现状引入+问题分析+针对性策略/论点,引入自然,逻辑顺畅,但提出的总论点表述较为口语化,建议可修改为“因此,只有脚踏实地,不断探索、追寻,才能实现人生意义”。
  实现自我价值,是工作生活的重要追求。席勒曾说:“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于我们扮演的角色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只是一味浮于表面和追求名利,则难以探寻其根本价值。《大国工匠》在央视的播出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工匠精神”所传递的核心理念——精益求精,更是在整个社会口耳相传。郭守敬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定出《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郭守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是因为其孜孜不倦、大胆探索、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对待工作生活,须摒弃浮躁和物欲,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评析:分论点1,指出需实现自我价值。先用席勒的名言引入,接着结合名言内容展开分析,列举《大国工匠》节目播出传递了精益求精的核心理念以及郭守敬制定《授时历》反映了坚持探索、实现自我价值的案例,最后小结提出对策,回扣分论点。名人名言(意义)+举例论证+对策小结,引用席勒与此分论点相契合的观点,论证有力,层层阐述,结构清晰。
  实现社会价值,是工作生活的重要追求。蝴蝶效应预示着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哪怕一只小小的蝴蝶都有可能掀起一场风暴,更何况是社会上的一个又一个个体,怎能不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纵观当下,林俊德院士为了输出关系国家利益的机密文件,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依旧不眠不休,社会价值在林俊德院士生命最后的冲锋里;潘建伟坚决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条件,回到祖国建设实验室,并劝说在国外的学生一起回国,社会价值在“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的眼泪里。个体的凝心聚力,终将闪耀明亮的人生光彩,铸就无穷的社会价值。
  评析:分论点2,指出需实现社会价值。首先通过蝴蝶效应说明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进一步指出个体对社会的重要性。接着列举林俊德、潘建伟实现社会价值的案例,最后小结回扣分论点。意义+举例论证+小结,在事例中结合分析,指出了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意义,例证充实,论证有力。
  工作生活中的价值实现离不开脚踏实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所有离开实践的空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工匠精神的丰碑需要用汗水来浇筑。工作生活当中,一方面,需要认清自身的方向和目标,放下职场诱惑和功名利禄,担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需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不以短时小利作为衡量工作价值的标准,重复和枯燥何尝不是磨练意志和锻炼耐心的利器。除此之外,不断超越、永不满足,勇敢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在工作中锻炼技能、在工作中锻造个人价值、在工作中谱写社会华章。总之,一念执着,一生坚守,脚踏实地,追求卓越。

评析:分论点3,指出价值实现需脚踏实地。首先引用著名思想家韩愈的名句,说明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重要性,接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三方面的具体对策,最后四个四字词的对策小结,回扣分论点。名人名言+意义+举措+对策小结,在提出具体对策中使用“一方面……另一方面……”以及“除此之外”并列关系的关联词,逻辑清晰,列举对策详实,值得借鉴。
  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明确的人生方向是指引,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保障,两者结合,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提升满意度,提高获得感,追求幸福感,戮力同心,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029字)
  评析:引用哲学观念联系上文内容,并提出要有明确的目标以及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以及自我价值。尾段紧扣论点,收束全文,在介绍个人价值的实现中利用“提升满意度,提高获得感,追求幸福感”连贯句式进行说明,升华主题。
  总评析:本文以脚踏实地追寻价值为话题展开论述,本文的亮点有:1、文章采用经典的五段论,整体行文方面结构明晰,开篇直接指明文章方向,利于读者理解文章主题,文章中分析措施细化深入,论点剖析全面;2、论证结构恰当,分论点论证方式多样,层次丰富,多处列举案例,例证与分析结合紧密,论证有力;3、论证中多采用名人名言提升行文内涵,增加文章亮点。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文章总论点表述过于口语化,建议要紧紧围绕主题提出有深度的总论点。

 

致敬先生,不负时代
  评析:凝练的表达,严肃的语气,高度的总结,是神形兼备的好标题。
  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日前揭晓,近代史学家章开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吴易风获得了这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此前,该奖项已经评选出16位贡献卓越的专家学者。邬沧萍、冯其庸、汤一介、戴逸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被铭记。 

评析:交代文章写作背景,实现切题,从这一段也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就奖项进行理论。
  终身成就奖,是对一位学者治学为人的高度肯定,是对他们学术人生的致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奖项的背后,是漫长又寂寥的探求过程,是他们孜孜以求的身影和勇攀高峰的勇气。 

评析:对终身成就奖进行阐述,实际就是再加一把火,建立一个论述的高地,随后居高临下,尽情论证。
  他们有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第一届获奖者邬沧萍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基于对我国社会的深入调研和思考,1979年,他起草并第一个报送人口研究报告《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仅仅两年后,他就开始呼吁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老龄价值论,体现了一位学者的严谨和担当。本届获奖者章开沅,在辛亥革命研究、中国商会史等领域都有着开创性学术贡献。然而年近古稀之时,他毅然投身南京大屠杀研究,并发现了《贝德士文献》,这些珍贵文献成为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吴易风,则是我国最早批判西方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们拨云见日,传播知识、传播真理、服务社会。
  他们有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国学家冯其庸的少年时代利用务农的间隙大量阅读,并从中总结出精读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吴易风为了研究西方经济学,从国际音标开始自学英语,还自学微积分、概率论、电脑编程等,成为“三通”经济学家,他认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他们有淡泊名利、谦虚诚实的人格魅力。在致颁奖词的时候,章开沅表示,自己的“底子还很薄”,要边教边学,他甚至认为,自己不能“称为人梯”,因为这“需要高度”,他自称只是铺路石,想让学生走得更顺更远。他几度请辞资深教授,放弃良好待遇,希望打破学术终身制。而吴易风则说,自己是人民大学学历最低的老师,他在现场捐出所有奖金,希望成立贫困生奖学金,点亮贫困学生的求学之路。从这些学者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代知识分子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 

评析:三个自然段,对奖章的获得者品质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述,虽然一个段讲一个品质,但是三个段落就是一个饱满的形象,这也就论证了这个“不负时代的先生”,也就实现了点题。
  “心系家国天下,身传道德文章”。荣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学者们,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们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特质凸显出来,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完美地阐释着精神操守与学术品质,成为今天“先生”一词的最佳注解。 

评析:就事论事,就奖论奖,将奖励的现实意义点出,强调了写作文章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对文章第二段的一个呼应。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不负时代,就需要我们向当代杰出知识分子学习,记住这一刻的感动,继承和发扬前辈的精神,像他们一样,甘心坐冷板凳,下苦功夫,为当代学术的灿烂繁荣作出新的贡献。(共1107字) 

评析:跳出奖项谈奖项,写出对于整个社会和时代的促进意义,文段最后一段写出这个意思,也是为了实现了整个文章格调的提升。
  总评析:本文不是一篇典型的论证文章,其文段、表达都非常规,但是本文却是亮点十足,很多地方都值得作为专项修炼技术,值得广大考生朋友学习。其中,最为值得点出的,就是作为单独段对相关事例的表达。如同肖像刻画一样,值得反复练习。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