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时评精析
以“微创新”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前情提要:“微创新”不属于从无到有的创造,也没有颠覆性的变革,而是在框架之内、从小处着眼,针对细节、流程、节点、技术等进行改进提高。对于社会治理来说,“微创新”也可以很给力。该篇文章的行文逻辑更贴近面试答题,可以作为“基层治理”的面试素材作为积累。】【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贾东亮】
“飞线充电”、乱倒垃圾、小区绿化带里种菜(问题情景)……在上海崇明区新海镇,因为一个制度设计,这些社区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整治。新海镇探索实施了“文明居住(经营)积分管理行动”,符合条件者自愿接受考评,积分奖励按月结算。目前,全镇已有2455户居民、92户商户参与,镇域中心集建区参与率近九成。【举例引题】
现实中,不少基层辖区面积大、人员结构复杂、基础设施老化,而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又有限。(困境)如何用有限的力量推动有效治理,成为这些地方面临的一道必答题。把多项日常管理内容列入考评范围,给参与其中的住户、商户发放奖励,选拔考评员每月不定期开展考评……新海镇的探索实践,用巧方法撬动了大治理,不仅有效整治了不文明行为,也调动了居民和商户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制度“微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类似做法值得借鉴。【为什么要“微创新”,阐明现实背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不仅要在基础制度建设、基础平台建设等宏观方面着力,更需在工作流程、服务技术等中观和微观层面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正是这些局部的“微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群众体验、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从北京东城区的“小院议事厅”,到浙江宁波鄞州区的“达人工作法”,再到四川宜宾珙县的社情民意“直通车”……越来越多的制度“微创新”,激发了社会活力,为解决治理难题提供了务实管用的方法。这些“微创新”,在政策体系之内,从细节入手,优化具体流程、做法,“四两拨千斤”地激活了基层治理新动能。在微观中寻求破解普遍问题的好点子,于细节处寻找推动发展的新思路,制度“微创新”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什么要“微创新”,阐明积极意义】【从做细做深做实微治理入手,紧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用小细节撬动大治理,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巩固拓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微创新”的关键,是进一步畅通居民有效参与的渠道,通过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利用新技术手段等,让人们多参与、多监督,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对策1: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同时,也要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找准制度“微创新”的发力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治理精准度,通过扎扎实实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策2:以群众需求为发力点)【如何进行“微创新”,提出对策】【“微创新”的理念和实践能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对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推动作用。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社会治理领域,针对工作流程、工作方法、服务技术中的小问题、小细节提出改进创新意见。如果群众的这些“微创新”点子得到采纳,并最终落实为规章和流程,就会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持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源源不断的制度“微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就能更好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结尾,展望未来】
做好“硬联通”,完善“软衔接”
【前情提要:珠江奔流,南海捧珠。5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5年来,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科创产业加速发展,软硬联通不断拓展,协同融合纵深发展,有力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正以蓬勃欣荣之势大放光华。】【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贺林平;编辑:醒狮】
新年伊始,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不远处的一家餐厅排起长队。不少刚刚驱车经口岸入境的港澳居民,准备品尝广式早茶后,再畅享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餐厅负责人高兴地对记者说:“‘两车北上’后,每到节假日,到店消费的港澳顾客都会猛增。”
“两车北上”,指的是2023年落地的“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何先生全家从香港出发,沿港珠澳大桥行驶45分钟就到了珠海。他感慨道:“开私家车上大桥,非常方便,口岸通关也很快。”得益于高效互通,许多港澳居民来内地品美食、赏美景,过上了“说走就走”的双城生活、多城生活。【以上两段,以“两车北上”体现通过“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两岸的高效联通】
作为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也是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高质量建设好”“又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点明“桥”的作用,承上启下)建好大桥,实现“物理联通”是重要一步。(港珠澳大桥——硬联通)着眼未来,还要啃下规则机制“软衔接”的硬骨头,真正畅通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更好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和高质量发展。(规则机制——软衔接)【过渡段】【如果说“硬联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骨骼与框架,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体量与体格之健硕,那么“软联通”就代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灵魂和智慧化程度,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在品质和创新发展潜力。】
当前,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仍需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锚定目标,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才能进一步打破藩篱,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总领段】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做好“硬联通”与“软衔接”,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分论点1】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除深中通道等设施加速推进外,“港澳药械通”、登记注册“湾区通办”、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等不断推动机制加速融合。三地在规则机制衔接上的加强,助力提升大湾区一体化水平。规则、机制、标准联通对接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大湾区建设添彩。【基础设施快速建设便利了粤港澳三地的“硬联通”,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则为三地“软联通”打好了基础,传统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新型制度规则的“软联通”有机结合,构成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增长的优良条件。】
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好“立”与“破”,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分论点2】例如,推进与港澳跨境政务服务便利化,要研究加强在交通、通信、信息、支付等领域与港澳标准和规则衔接;加快绿色、智慧供应链发展,就要推动供应链跨界融合创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供应链标准。【例子】粤港澳三地同心奔赴、同向发力,以钉钉子精神破除相关体制机制障碍,就能化“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对策1)同时,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现状长期存在,任何一项改革的节奏、力度都需精准把握。(对策2)坚持稳中求进,审慎评估相关改革举措可能带来的多方面效应,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就能稳步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对策3)【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由于三地之间的制度、规则、机制差异,人员、资金、技术、货物、业务发展和信息自由流通仍存在障碍,港澳人员在内地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仍不够便利,市场一体化建设还有明显差距,大湾区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还要进一步挖掘,大湾区三地的叠加优势还未充分发挥。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改革创新逐步化解。】
以人民为中心,让三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分论点3】不久前,“经珠港飞”客运项目开通,高效联动“珠海机场—港珠澳大桥—香港机场”,入境旅客称赞“只需办理一次通关手续,大大缩短了时间”;港珠澳大桥旅游开通试运营,不少游客“零距离”一睹大桥风采,直言“充满骄傲与自豪”。【例子】一流湾区要有一流桥梁、一流口岸,也要有一流服务、一流品质。落实落细务实举措,提高便利度、增强吸引力,将更好造福三地居民。【总结】【大湾区建设是一项举世关注的工程,更是一项事关粤港澳三地的民心工程。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必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紧扣群众所思所愿所盼,不忘大湾区开发建设的初心,使粤港澳三地民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三地居民的幸福乐园。】
2023年全年,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境客车数量累计超268万辆次,同比增长1.35倍,与2019年相比增长2.45倍。如今,港珠澳大桥车畅人旺、活力迸发。【阐述发展成绩】多地多部门齐心协力、携手合作,在深化改革开放中相互奔赴,必能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展望未来】
让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
【前情提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有生力量。17家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明确提出“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发展理念,初步构建了“7+5”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政策框架,并确定45个地市、99个县区作为首批试点。所谓青年发展型城市,简而言之,就是让这个城市成为青年求学、就业、定居等多向选择的第一站,让青年人愿意来、留得住、过得好、能出彩,让青年因城市而聚,让城市因青年而兴。该文章也可作为一般关系类去理解青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珊珊;编辑:醒狮】
青年喜欢啥样的城市?(设问引出话题)“首先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只是18岁的学校,还有28岁的梦想和38岁的家”“希望高质量生活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还有精神世界的充盈”……网友的回答,描摹出“理想之城”的模样,指向一种“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发展理念和状态。在这些回答里,有让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的秘诀。(回答问题)
城市出实招,为青年发展助力。【观点1:城市→青年】上海发布行动方案,从创新、就业、安居、健康、婚恋等方面服务青年,优化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例子1)贵州新增出台青年发展政策334项,集成青年发展政策467项,强化政策转化落地;(例子2)辽宁多地获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国家级试点,搭建青年友好场景、打造英才样板社区、建设青年驿站(例子3)……各地拿出了实打实的举措,拥抱年轻人、成就年轻人,营造有利于青年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例子】做强“硬件”、修炼“软件”,满足青年对城市环境及自身发展的期待,为不同领域、不同兴趣和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提供各显其能的成长机会,城市才能更好吸引青年、留住青年和凝聚青年。【总结】
青年踏实干,为城市发展添彩。【观点2:青年→城市】一座城市集聚的有为青年越多,青年居住和奋斗的环境越好,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创新力就越强。【解释】无论是博士毕业就来到“中国天眼”的姜鹏,不断攻克技术难关,还是致力于“给车装上‘大脑’、让车自动行驶”的苗长龙,潜心探索无人驾驶产业化;(个人例子)无论是“北京青年榜样”品牌激发青年群体向上向善的力量,还是全国多地青年人才以智慧与创意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群体例子)……富于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城市建设,不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例子+总结】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观点3:城市↔青年】根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0年我国青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1.1%,高于整体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城市已经成为青年人口最集中、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当代青年生逢其时、天地宽广。【略读,该段作为简短总结,在一般关系类文章中会进一步提出具体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城市了解青年群体所思所想所求所盼,为其提供优渥的发展条件,让他们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广大青年牢记责任与担当,保持奋斗与拼搏,在创新创业、岗位建功、社会治理等方面追梦圆梦、建功立业。让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互相成就,我们定能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汇聚起磅礴青春力量。【展望未来】
让老建筑酿出文化新滋味
【前情提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珊珊;编辑:醒狮】
特色“翻毛鸡”覆瓦、中式清水砖墙和屋顶脊兽、西式彩绘玻璃和配件……前不久,笔者来到江苏沛县晓明楼,3幢中西合璧建筑令人眼前一亮。一名游客有感而发:“这里有我的童年记忆,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
百年建筑见证岁月变迁,展现文化魅力。晓明楼修建于1919年,1948年后成为沛县初级中学的图书馆、校史博物馆和校长办公处。2002年,晓明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这里被改造为沛县教育史馆,对外开放。今年春节,不少人慕名前来,近距离感受中西交融的建筑风貌。
尊重历史,为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分论点1】晓明楼的大木构架、墙体、屋面,均按修旧如旧原则加固修缮。随材料、工艺、设计一同被保留下来的,还有其历史文化风貌。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重点工程办公室主任魏恒寓介绍:“推动有特色、有历史记忆的厂房、商场、办公楼等既有建筑的有机更新和复合利用,为的就是让城市更加宜业宜居。”保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将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可以避免千城一面,让城市“有里有面”、特色鲜明。【建筑是有形的,但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却是无形的。一旦损毁,建筑本身及其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而那些与之连接的乡愁乡韵、文化情感也将荡然无存。有些地方在保护时重实体轻内涵,只注重建筑外观的修缮,却忽略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空有“形”的保护,而无“魂”的传承,不可避免地流于千篇一律,商业味太重,文化味很淡。】
盘活资源、活化利用,营造更多公共空间。【分论点2】大年初五,沛县老大院改造及活化利用工程已经复工。老树位置不挪动、建筑尽量保留原貌,封闭的大院将变为没有围墙的亲民共享街区。而西边的县人大老办公楼,已改建为崭新的5G智慧老年大学,成为文化服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不属于保护文物的老建筑,经过合理改造,变成时尚生活新地标,节约了建造成本,保留了城市记忆,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好去处,可谓一举多得。【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不妨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坚持“以用促保”,让老建筑“留下来”也“活起来”。】
植入多元业态、完善服务功能,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分论点3】由原国营沛县毛纺厂和兔毛厂旧址改建而成的“汉兴1978”产业园,室外是热闹的集市和音乐节舞台,室内则是红火的电商直播基地,牛蒡酱、沛县冷面、烧鸡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从这里行销各地。将工业旧址改造为集文化展示、电商孵化和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综合体,给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可能。实践表明,建筑更新不仅要算文化账,也要算经济账。因地制宜、创新模式,让老建筑“长出”新产业,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闹市区的破旧院落,腾退后变身文创园区;小区旁的老旧厂房,改造后成为市民的活动空间;高耗能的工业老厂区,重生为新的城市地标……换新的是肌体,织补的是功能,通过老建筑改造,兴产业、促消费、促投资,更好完善了城市功能,满足市民需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打造新增长点。】
城市建设中,必须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分论点4】近年来,从北京泰安里的百年文物建筑变为时尚“打卡”街区,到上海张园被打造为公共文化空间和商业街区,再到湖北武汉昙华林利用老建筑办起艺术沙龙、美术展览、非遗工坊,各地在活化利用老建筑方面积极探索,酿出文化新滋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就能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新动能。【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源泉。在城市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老建筑改造必须更好展现时代风貌、回应时代命题。从保留工业遗产到丰富基础设施,从丰富消费场景到导入创新产业,让更多老建筑在改造、修缮和利用中延续生命、重焕生机,就能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历史是城市独特的记忆,文化是城市流淌的血脉。唤醒老建筑,塑造新风貌,归根到底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点明主题本质)保护好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底蕴,努力塑造形神兼备的城市特色风貌,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定能不断开辟发展新空间,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