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测做资料分析提升做题效率小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你可以这样争分夺秒
在行测资料分析备考中,有一件事一定要做,那就是学习估算方法,来提升资料分析题目的计算速度。资料分析题目重在分析,并非严格的精确计算。只要能够适当使用估算方法,就能节约时间,提升做题效率。那么现在政华教育就来分享一下,可以帮我们争分夺秒的一种估算小妙招——有效数字法。
提到有效数字法,就要从什么是有效数字说起了。对于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止,每一个数字都称为有效数字。处理资料分析题目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列式形式,合理选择有效数字的位数,进行取舍,从而无需精算,节约时间。
首先,我们通过例题来了解一下有效数字法在除法计算中的应用。
例1:( )
A.34% B.39% C.44% D.49%
【答案】B【解析】本题列式形式为一步除法,可以使用分子不变,分母四舍五入保留前三位的方法进行估算。选择最接近的B项。
除了计算除法,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效数字法计算乘法,通过对于需要计算的数值进行处理,通常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简化运算步骤。
例2:43.4×349.2=( )
A.13615.6 B.15155.3 C.18568.8 D.20033.9
【答案】B【解析】本题列式形式为乘法,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即可。相乘的两个数字从左到右的第三位既不全在0-2的范围内,又不全在8-9的范围内,根据第三位属于其他情况时,使用的“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的口诀。349.2取两位有效数字为35,43.4取两位有效数字为43,43×35=1505,选择有效数字最接近的B项。
接下来,通过一道题目巩固一下有效数字法的使用。
例3:2021年9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6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为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第二产业用电量为4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2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1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问题:2021年9月,我国第三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
A.15.9% B.18.6% C.22.3% D.35.9%
【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2021年9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6947亿千瓦时。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292亿千瓦时。所求为,选择最接近的B项。
相信通过以上的3道例题,考生已经对于有效数字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能够适度练习,一定可以熟练使用,提高做题效率。
行测资料分析数太大,特征数字解决它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我们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也就是说从材料中找到数据、列式并计算的能力。在资料分析运算中数据较多较长,计算困扰着很多人,今天政华教育给大家介绍一种能够简化计算的方法----特征数字法。
一、什么是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常用于在运算的过程中把百分数转化为分数进而简化运算。
例:
二、在运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百分数完全转化成它所对应的分数,也可以近似转化估算,想要更好的转化只记住我们常见的25%,50%是不够用的,需要我们记住以下常用的百化分:
三、在资料分析的众多公式中有很多都可以应用特征数字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是这个公式,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应用一下:
例1:
A.不到3000 B.3000~3500 C.3500~4000 D.超过4000
【答案】C【解析】本式是常用的求增长量的式子,公式为
我们可以将原式中的百分数化分数,原式可转化为
选择C选项。
【点拨】在转化的过程中题干中的百分数与想转化成的分数非常接近时,如本题则计算结果较精确;如果不是很接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判断选项呢?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特征数字法中,的放缩性:
例2:
A.1449 B.1471 C.1527 D.1610
【答案】A【解析】进行运算,原式
1460介于A、B两个选项之间,65.8%变成66.67%变大了,导致整个值都变大,所以选偏小点的选项,选择A选项。
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不仅需要保证正确率,还需要较快的解题速度才能更有竞争力,希望大家在公式熟练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特征数字这种简化计算的计算方式。
行测资料分析速选答案方法:有效数字法
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行测当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资料分析的特点就是数字较多较大、列式复杂且计算麻烦,因此如何快速计算就成了绝大多数考生苦恼的根源,想要算的准速度就慢,随意提速错误率就高,今天政华教育带大家来学习一种能够快速且准确的选出选项的计算方法——有效数字法。
有效数字法是通过保留列式中数字的前几位有效数字,从而简化计算的方法。
有效数字:对于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举个例子,0.003040有四位有效数字(3040);3040有四位有效数字(3040)。
我们在做资料分析时,选取的有效数字本质上是选取“前几位有效数字”,比如0.003040如果让我们选取前三位有效数字是304。
常见应用的列式类型:
有效数字的取舍
:分子不变,分母保留前三位有效数字
例1:
A.21.44% B.36.25% C.48.69% D.57.46%
【答案】B【解析】我们在计算时分子不变,分母利用四舍五入保留前三位有效数字,选最接近的B项。
小技巧:当我们在计算除法时,边除边看选项,计算至能选出答案即可。
例2:
A.57767 B.59876 C.61242 D.63777
【答案】C【解析】选最接近的C项。
A×B有效数字的取舍
多位数字相乘,计算较为复杂时,我们应用乘法的取舍原则把多位数乘多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两位数,共有三种取舍原则。
(1)全舍:相乘的两数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0、1、2时,可将两数第三位及以后的数字都舍掉。
例题:1613×16.2%=( )
A.239 B.246 C.261 D.273
【答案】C【解析】第三位有效数字为1和2,故原式≈1600×16%=256。选择最接近的C项。
(2)全进:相乘的两数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8、9时,计算可将两数第三位数字都向上进一位。
例题:638.7×3.59=( )
A.2293 B.2401 C.2513 D.2628
【答案】A【解析】第三位有效数字为8和9,故原式≈640×3.6=2304。选择最接近的A项。
(3)一进一舍:前三位有效数字小的数四舍五入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另一个数字反向变化。
例题:30483×1.26%=( )
A.301 B.384 C.409 D.534
【答案】B【解析】第三位有效数字为4和6,既不能全舍又不能全进,故使用一进一舍,前三位有效数字分别为304和126,相比较126小,故126四舍五入取两位为13,另一个数字反向变化,取两位为30,故原式≈30000×1.3%=390。选择最接近的B项。
注:一进一舍比较前三位有效数字的大小,若前三位有效数字小的进则前三位有效数字大的舍,若前三位有效数字小的舍则前三位有效数字大的进。
混合运算:先加减再乘法最后做除法。
例题:
A.9682 B.7717 C.8092 D.8532
【答案】C【解析】选择最接近的C。
注:混合运算时先将前一步运算结束后,再进入下一步运算。如分母出现乘法时,将两数相乘结果算出后,再利用四舍五入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相信大家通过上述题目,能对有效数字法有所了解,政华教育建议大家在备考期间多多练习,真正做到熟练掌握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