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作文比较容易的掌握方法
申论文章写作点睛之“猪肚”
在公考中,议论文写作占据半壁江山,很多考生考虑选择运用材料仓促收笔,但难度在于如何写出一篇佳作。同样是运用材料,但因不同的运用方式,呈现出不同的分值。今天小编便教你学会“抄材料”,运用例证法丰实“猪肚”,助你一臂之力。
1、逻辑清晰
分论点的论证中例证法大致分为四部分,分论点+(过渡句)+事例+事例分析+回扣分论点。段首亮明分论点后,通过名言或背景引出过渡句,再梳理材料中可用的案例,借助案例与分论点的关键词搭建桥梁,论证分析,最后回扣分论点,完成收尾工作。
2、过渡句彰显文采
过渡句是为引出分论点中的关键词,可选择解释或名言,或背景引入。以解释为例,如“诚信建设是政府的必修课”,若简单解释,“政府讲诚信即政府要言必行、行必果”。何谈文采?可运用诗句,排比句式进行丰实,如“政府讲诚信,即‘俯首甘为孺子牛’,听民声,恤民情,察民意,顺民心,践行‘为民服务’的承诺,言必行,行必果。”
3、案例引用语言要简洁
考生在引用案例时,往往篇幅过多,凑字嫌疑明显,但注意案例表述要精简,选择几个要素即可-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如“诚信建设是政府的必修课”,可用商鞅案例,“商鞅在变法之前,南门立木,赏人百金,赢得百姓信任。”但若案例精简,字数会不充裕,因此可选择多例的方式,如端官架子的“背手干部”有之,权力寻租的“伸手干部”有之,走马观花的“挥手干部”有之,既充实语言,也能排比形成磅礴气势。
4、案例分析要妥帖,论证方式可多元
考生为了省力往往与案例使用的语言重复,建议多用同义表述,如诚信,可表述为“以信为念”“信守承诺”“讲求信用”等。此外,建议考生在分析部分选择不同的论证方式,如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例后解说法等。如“倘若商鞅没有将诚信建设奉为圭臬,则树立政府威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变法图强就会成为无本之木,秦国一统无从谈起。”
分论点唯有丰实才能成为“猪肚”,写好分论点,不仅要运用材料,更要有充足的词汇储备,恰如“严厉的措施”,可更换为“长牙齿的措施”,而这也需要考生平时多看时评文章,积累词汇。
2022国考申论考前名言警句充电
2022国考即将到来,大家都在紧张的冲刺阶段,关于申论科目,建议大家再看一些名言警句,以便考前充电所用。
生态
1、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4、“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永续利用,惠泽子孙”
5、“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6、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关乎绿水青山的生态账本;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7、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政治
1、扛起政治责任,永葆斗争精神。
2、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
3、把准政治方向,是讲政治之要;坚定政治信念,是讲政治之魂;提升政治能力,是讲政治之本;确保政治过硬,是讲政治之基。
4、运用政治思维研判形式,站在政治角度思考问题,着眼政治效果推动工作。
5、坚定政治忠诚,做政治上的清醒明白者;坚守政治担当,做政治上的坚定践行者;坚持政治自律,做政治上的严守规矩者。
文化
1、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2、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
3、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4、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5、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
7、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
8、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需要更好的表达方式。
经济
1、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舟泊继路,商使交属。
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5、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社会
1、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每天都是按照同样的方式,那么社会就没有活力,显得单调乏味。
2、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3、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
4、勇者逆行,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一名名建设者日夜兼程的无怨劳作。
5、任何的权力都有边界,任何自由都有条件。
6、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申论备考五大领域名言积累之社会篇
申论主题常考的五大领域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每个领域我们都需要积累名言警句,使文章更生动。为提高同学们的备考效率,特整理社会领域相关名言供同学参考,希望同学们抓紧背诵哟!
一、社会篇之论民生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典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典出:《尚书·五子之歌》;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典出:《孟子·梁惠王下》;
4、“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典出:《老子·第四十九章》;
5、“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典出:《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二、社会篇之论管理
1、“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典出:《答福建巡抚耿楚侗》;
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典出:《管子·牧民·四顺》;
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典出: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4、“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典出:唐·吴兢《贞观政要》;
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典出:《论语·为政》。
三、社会篇之论道德
1、“德不孤必有邻。”典出:《论语》;
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典出:《左传·隐公六年》;
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典出:俗语;
4、“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典出:《论语·卫灵公》;
5、“人无信不知其可也。”典出:《论语》
四、社会篇之论合作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典出:汉·崔骃《达旨》;
2、“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典出: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
3、“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典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4、“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典出: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5、“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典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洋气”思路为申论文章写作添砖加瓦
众所周知,申发论述作为申论考试中分数占比最高的题型,着实让各位考生又爱又恨。原因在于如果能掌握申发论述的写作要义,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但如何掌握申发论述的写作要义,又成为了备考路上的绊脚石。今天为大家介绍两种比较能够体现水平但相对比较容易掌握的写作方法。
【方法一】原理效应分析法:分论点+原理效应简述+原理效应启示+结合原理效应分析分论点+总结回扣
常用原理效应:木桶原理、鲶鱼效应、蝴蝶效应、破窗效应、刺猬法则、二八定律、劣币驱逐良币、晕轮效应、马太效应、鳄鱼法则、鸟笼效应、羊群效应、青蛙定律等。
【写作示范】
农业转型升级能够提升百姓收入。(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是指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之下,注入新的要素,激发活力。(原理效应简述)启示我们,要善于运用新技术到原有事物中。(启示)千百年来,中国形成了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产销模式,生产过程全部由农民手动完成。“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让农业迸发出新动能,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型运用模式的出现犹如一条鲶鱼,注入到一成不变的传统农业产销模式中。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扩宽了产品销路,最为关键的是实现了百姓增收,助力脱贫致富,解决了农民收入低的最大短板(结合原理效应分析)。因此,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互联网+农业是实现百姓增收的必由之路(总结)。
【方法二】正反论证分析法:分论点+过渡+反面假设+消极危害+正面假设+积极意义+总结观点
正反论证分析法又称假设分析法,其中,反面假设即为与分论点相反的观点,正面假设为分论点观点。
【写作示范】
农业转型升级能够提升百姓收入。千百年来,中国形成了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产销模式,生产过程全部由农民手动完成。(过渡)试想,如果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仍然保持一成不变的产销模式,产量低、重污染、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反面假设)必将制约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将如何提高,脱贫攻坚无从谈起,乡村振兴更是遥不可及。(消极危害)反之,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让农业迸发出新动能,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型运用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农业产销模式。(正面假设)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扩宽了产品销路,最为关键的是实现了百姓增收,助力脱贫致富,解决了农民收入低的问题(积极意义)。因此,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互联网+农业是实现百姓增收的必由之路(总结)。
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帮助考生在作答时快速入门,想要实实在在提高申论分数,根本仍然在于各位考生要多加练习,针对实际情况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