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论公文写作:常用专业术语及41组易混错用词辨析
常用词语
一、开端用语
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据、据、遵照、依照、按、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二、称谓用语
第一人称: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
第二人称:你、你局、贵公司;
第三人称:他、该公司、该项目
三、递送用语
上行:报、呈;
平行:送;
下行:发、颁发、颁布、印发、发布、下达。
四、引叙用语
悉、接、顷接、据、收悉。
五、拟办用语
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
审批:同意、照办、批准、可行、原则同意。
六、经办用语
经、业经、已经、兹经。
七、过渡用语
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
八、期请用语
上行:请、恳请、拟请、特请;
平行:请、拟请、特请、务请、如蒙;
下行:希、望、尚望、请、希予、勿误。
易混错用词语辨析
第一组:案
1.案。记录、存查的意思,也指专门办理的案子。在案。已列入公务处理记录。
2.备案。向上级作出报告,以备查考。
3.议案。提供审议、讨论的专门问题。例如:此次常委会的议案共有三项。
4.案牍、文案。公务文书的别称。汉朝时称公文为“文案”,明朝时称公文为“案牍”。
第二组:按
5.按。“依照”的意思,如“按章纳税”“按政策办事”“按制度去做”。
6.按期。依照规定的日期。
第三组:布
7.布。宣告、公布或布置的意思。
8.此布。在这里宣布。多用作布告的结尾用语,按照习惯,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与发布机关名称字号相同的大号字,以示醒目。
第四组:颁
9.颁。“下发”的意思。
10.颁发。发布、授予。如“颁发文件”“颁发奖品”“颁发证书”“颁发勋章”“颁发奖状”等。
第五组:必
11.必。必须、必要的意思。
12.必须。表示事实上、道理上的必要。带有指令性口气,一般用于下行文中讲主张、提要求的部分。
13.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在使用指令性口气时,应用“必须”而不要用“必需”。
14.必要。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
第六组:报
15.报。陈述、告诉的意思。
16.报请。向上级行文请求解决、答复、批准某一问题。报经。“向上级的报告已经由”的意思。
17.报送。向上级呈报。
18.报批。呈报上级机关批准。
第七组:不
19.不必。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20.不法。违反法律。对走私贩私、投机诈骗等不法行为,应予坚决打击。
21.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
22.不苟。不马虎。
23.不讳。不隐瞒、不避讳。如“供认不讳”“无所避讳”等。
24.不日。不久。
25.不宜。不适宜。
第八组:部
26.部门。组成一个独立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整体的分属部位。
27.部署。安排、布置。多用于对比较重要的工作及全局性工作的安排与布置。
第九组:此
28.此。“就这……”的意思。如“就这些内容”“就在这里”“就在这个时刻”等。
29.此复。就这样的内容向你作出答复。一般用于“复函”“批复”的末尾。
30.专此。“专门在这里”的意思。多用于报告的末尾,例如:专此报告。
第十组:参
31.参阅。参考阅看。
32.参考。参照思考。
33.查询。查问、了解。“查问”多用于下行文。“了解”多用于上行文,向上级打听有关政策、规定内容等。
第十一组:呈
34.呈。恭敬地送上。
35.呈报。向上级呈送请示、报告。
第十二组:裁
36.裁定。司法部门就某一问题的处理作出决定。
37.裁断。考虑决断。
第十三组:承
38.承蒙。得到的意思。多用作便函的结尾用语。
39.承办。承受办理。承办是公文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含办文,又含办事。
40.承转。将上级或下级发来的公文转发给下级或上级。
第十四组:定
41.定案。在公文中多指对案件、方案最后所作的决定。
42.定夺。在公文中多用于对决策事项是否可行的决定。
43.定局。对事情已作出最后决定,还表示事态已确定不移。
44.定期。有一定的时限。
第十五组:否
45.妥否。是否妥当,正确与否。多与“请批示”连接在一起,组成“妥否,请批示”,作为请示的惯用结尾用语。
46.可否。是否可以,与“妥否”用法相同。
47.能否。是否可能。
第十六组:奉
48.奉。“接受”等意思,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49.奉命。按照上级的命令。
50.奉告。敬辞,告知的意思。例如:无可奉告。多用于外交辞令。
第十七组:函
51.函。“信件”的意思。
52.函电。信件和电文的总称。
53.函告。回信告知。
54.函复。回信答复。多用于信函的结尾处。
第十八组:会
55.会同。同有关方面一起。
56.会商。相聚商议。
57.会晤。会面。
第十九组:决
58.决策。对问题的解决作出决定。
59.决断。拿主意、出办法、决定事情。
第二十组:例
60.例行。按照惯例履行办理。如“例行公事”“例行报告”等。
61.例外。在一般规定之外。
第二十一组:临
62.莅临。来临。例如:欢迎您莅临现场指导。
63.光临。尊敬的宾客来到。
第二十二组:明
64.明文。明确的文字。例如:严禁公款旅游,这在中央的文件中已有明文规定。
65.明令取缔。公开发布了取缔的命令或要求。
第二十三组:拟
66.拟。打算、草拟、起草。
67.拟于。“打算在”的意思。
68.拟定。草拟、制定。
69.拟议。草拟、事先的考虑。
70.批语。批示文件的话。
71.批阅。对下级报送的文件进行阅看、审批。
第二十四组:请
72.请予。请给以的意思。属请求性用语。
73.请求。请准所求的意思。
第二十五组:日
74.日程。按日排定的办事程序。
75.日内。近几天内。
76.日前。前几天。
77.日志。多指非个人的日记,如工作日志。
第二十六组:时
78.时效。法律性文件的生效时间及公文自公布之日起现行效用的时间,例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79.届时。到时候。常用于会议性通知及礼仪性文书,特别是请柬。
第二十七组:审
80.审订。审阅订正。
81.审定。审查决定,重在对某一事项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是对工作进行监督把关的方式。
82.审核。审阅核定。
83.审批。审查批示,即对文件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或者驳回的决定,是权力行使的表现方式。
84.审议。审阅讨论。
85.审查。检查是否正确、有无问题。
86.审阅。审查阅读,一般是指对已完成文件、事项进行阅读和评估,是对文件、事项质量进行把控的方式。
87.审示。审查并作出指示批示,一般用于下级部门提请上级部门或领导作出指示的过程,目的是根据上级部门或领导的指导意见更好完成工作,是对工作进行指导沟通的方式。
第二十八组:特
88.特。“特地”的意思。常用于公文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如“特通知如下”“特决定如下”“特作如下决议”等。
89.特此。“特地在这里”的意思。一是多用于公文由开头到主体的过渡。如“特此通知如下”。二是经常用作“报告”“决定”“通知”“指示”的结尾用语。如“特此报告”“特此决定”。
第二十九组:条
90.条款。分条列款。法规性文件分条列款的项目,如第一条、第二款。
91.条文。法规性文件分条所作的说明文字。
92.条目。法规性文件的项目,一般划分为章、条、款、项。
第三十组:务
93.务虚。在公务活动中,主要是指进行某项工作之前,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从思想、政策上进行研究讨论。它与“务实”相对的。
94.务实。在公务活动中,主要是指按照领导的决策要求,实实在在地去完成。有时也含有对这一项工作在技术、设备、人力、物力、办法、措施上如何具体组织进行所作的讨论研究,所以,在这一点上,它与“务虚”是相对的。
95.常务。主持日常工作。
第三十一组:悉
96.收悉。收到、知道。
97.已悉。已经知道。
98.阅悉。看过并知道了。
99.电悉。从电报、电话中知道了。
100.详悉。详细知道。
第三十二组:行
101.施行。付诸实施,执行。多用于法规性文件“附则”的末尾,与时间结合用以表明文件的时效。
102.暂行。暂时实行。例如:《临时身份证管理暂行规定》。
103.试行。试验推行。
第三十三组:于
104.关于。在公文标题中,常与“事由”合组成一个介词结构。该介词结构的前面加制文机关名称,后面加文种名称,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公文标题。例如:《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105.定于。决定在。
第三十四组:冗
106.冗笔。指公文中多余的笔墨。
107.冗长。指公文写的废话多,拉得很长。
108.冗员。指机关中超出实际需要的多余的人员。
109.冗杂。指繁杂的事物。
110.拨冗。客套语,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例如:务请您拨冗出席本届会议为盼。
第三十五组:议
111.议程。会议进行的程序。
112.议题。会议研究的主要题目。写作“会议纪要”,应在开头处写明议题。原则同意。对所提事项、建议、办法的基本观点与主要方面表示同意。但对具体做法尚需补充、修正。
第三十六组:照
113.遵照。遵命办理。
114.按照。按此办理。
115.比照。参照的意思。
116.参照。参考、仿照。
第三十七组:兹
117.兹。现在。
118.兹有。现在有。多用于介绍信的起笔处。例如:兹有我局xx同志前赴贵省调查了解国发x号文件落实情况,请予接洽。
119.兹因。现在因。多用于事务性通知、信函的起笔处。
120.兹派。现在派。多用于介绍信函的起笔处。
121.兹将。现在将。
第三十八组:酌
122.酌情。考虑情况。例如:酌情作出处理。
123.酌量。考虑实际数量。
第三十九组:就
124.就此。就在此地或此时。
125.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第四十组:此
126.据此。按照这个、这些。多用作从叙述到议论或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时的连接语。
127.为此。“为了这个”的意思。多用于承接上文。例如:为此,提出以下六点要求……
第四十一组:其他
128.本。“自己”“现今”“按照”等意思。
129.动议。会议中临时提出的想法。
130.贵。敬辞,在公文中称呼对方,如“贵公司”“贵局”,以示尊敬。
131.简称。简化的名称。
132.鉴于。“考虑到”的意思。主要用于表明事情的原因,类似“由于”。
133.是否。公文请示的结尾用语。
134.事宜。关于事务的办理。
135.望。公文中使用的“望”,多含有“盼望”“期望”的意思,多用于公文的结尾。
136.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面的结果是由上述的原因所带来的。
137.原则。处理事情的标准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