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行测数量关系:牢记解题技巧 巧解和最定值
2025-04-06 02:55
来源:政华公考

行测数量关系:牢记解题技巧 巧解和最定值

送分题之“和定最值”

数量关系是行测试卷中让考生们相对纠结的一部分试题:做吧一道题两三分钟可能还做不出来不做吧平白无故比别人总分低一截,心里着实不好受。

那到底做还是不做呢当然要做,但不是全做,考试中总会出现一部分“简单题”,一两分钟就能够做出来并且正确率还高,我们要学会挑这类题去做,简直就是考试白送我们的题目。接下来就带领大家学习一类考场上可挑选的题目——和定最值问题。

初识

和定最值问题,指的是几个量的和为定值,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只需要简单三步走:

第一: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这几个量进行排序。

第二:确定所求对象,并标记为x。

第三:看所求为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并依照“要想求某个量的最大值,就让其他量尽可能地小要想求某个量的最小值,就让其他量尽可能地大”的原则用箭头标注,求解即可。

按以上步骤,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1某连锁企业在10个城市共有100家专卖店,每个城市的专卖店数量都不同。如果专卖店数量排名第5多的城市有12家专卖店,那么专卖店数量排名最后的城市,最多有几家专卖店   )?

A.2           B.3          C.4            D.5

【答案】C【解析】已知10个城市一共有100家专卖店,要想求排名最后的城市最多有几家专卖店,也就是我们所说和定最值问题。

第一步,按从大到小排序,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确定所求对象。求专卖店数量排名最后的城市,也就是我们所标记的第十名,标记为x,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确定所求为最大/最小值。问“最多”,即求最大值,要想让第十名的值尽可能地大,就要让其他尽可能地小,第五名为已知值12直接标出来。

 

六七八九最小值能取多少呢最少应该取决于第十名的值,题目中又提到了数量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得到第九名最少应该比第十名多一个,即x+1,第八名最少应该比第九名多一个,即x+2,同理,第七为x+3,第六为x+4一二三四最少取决于谁呢第五名,与前面同理,则一二三四依次为16、15、14、13,如下图所示:

 

这十个专卖店和为100,可得16+15+14+13+12+x+4+x+3+x+2+x+1+x=100,解得x=4,根据选项可知,本题选择C项。

进阶

通过上面的例题相信大家学会了这类题目的解法,但还是需要注意以下这两点:

第一:所求为整数,若解出的答案不是整数,则依据“问最大,向下取整问最小,向上取整”的原则来确定答案。

第二:注意题目中有无“各不相同”这样的表述,如果没有,则证明这些量是可以相等的。

2要把21棵桃树栽到街心公园里5处面积不同的草坪上,如果要求每块草坪必须有树且所栽棵数要依据面积大小各不相同,面积最大的草坪上至少要栽几棵   )?

A.7         B.8         C.10           D.11

【答案】A【解析】21颗桃树种在5块草坪上,要求各不相同,先按从大到小排序,再确定所求对象为面积最大的草坪,也就是第一,标记为x,最后看所求为最小值,依据“求最小,就让其他量尽可能地大”标记箭头。

要想第二的棵数尽可能地大,最大也要比第一少一棵,即x-1,要想第三的棵数尽可能地大,最大也要比第二少一棵,即x-2,同理第四为x-3,第五为x-4。所列表格如下图所示:

 

五处一共栽了21棵,故有x+x-1+x-2+x-3+x-4=21,解得x=6.2,因为x为整数,且所求为最小值,依据“问最小,向上取整”可得x=7,根据选项可知,本题选择A项。

3因业务需要,某公司新招聘75名实习生,拟分配到8个不同的部门,要求分到人事部的人数比分到其他部门的人数都少,则人事部最多分配多少名实习生   )?

A.6           B.7        C.8           D.9

【答案】C【解析】75名实习生分配到8个部门,要求人事部人数最少,先按从大到小排序,再确定所求对象为人事部,也就是第八,标记为x,最后看所求为最大值,依据“求最大,就让其他量尽可能地小”标记箭头。

已知“分到人事部的人数比分到其他部门的人数都少”,说明其他部门都比人事部的人数多,则要想第七的人数尽可能地小,最少也要比第八多一人,即x+1,要想第六的人数尽可能地小,因未提互不相等,故可以相等,最小可以与第七相等取到x+1,要想第五的人数尽可能地小,最小可以与第六相等取到x+1,同理第一二三四最小均可取到x+1。所列表格如下图所示:

 

8个部门一共有75名实习生,故有7×x+1+x=75,解得x=8.5,因为x为整数,且所求为最大值,依据“问最大,向下取整”可得x=8,根据选项可知,本题选择C项。

 

如何快速掌握和定最值

一、题型特征

几个量的和一定,求某个量的最大或最小值

二、解题原则

求某个量的最大值,其它量尽量小

求某个量的最小值,其它量尽量大

三、解题方法

列表:分析各量的极值情况

方程:根据和一定建立方程

四、典型例题

【例1】现有25本故事书要分给5人阅读,且每个人得到的数量均不相同。得到故事书数量最多的人最多可以得到多少本(   )?

A.17       B.15         C.13          D.7

【答案】B【解析】题目中故事书总量一定,求得到最多的人得到的最大值,属和定最值问题。按照解题原则,得到故事书数量第一多的要尽可能大,可以列表标注“↑”,则其它量尽量小,那么分到书的数量排第二到第五的标注“↓”。由于第五名分得最少,则最少1本因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均不相同,故第四名最少2本,以此类推。设所求的量为x。如下:

 

由总量一定,可得x+4+3+2+1=25,解得x=15。选B项。

【例2】植树节来临,120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分成人数不等且每组不少于10人的六个小组,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则参加人数第二多的小组最多有多少人(   )?

A.32              B.33              C.34            D.36

【答案】D【解析】题目中总人数一定,求参加人数第二多的小组的人数最大值,属和定最值问题。根据解题原则,人数排第二的小组要尽可能多,说明其他小组人尽可能少。那么人数排在第六的小组最少10人,排第五的最少11人,排第四的最少12人,排第三的最少13人。设人数排第二的小组人数最大为x,则排第一的小组最少为x+1,列表如下:

 

由总人数一定,可得x+1+x+13+12+11+10=120,x=36.5。因为人数肯定为整数,且算出最大值是36.5,故只能向下取整为36,选D项。

 

牢记解题原则,巧解和定最值

解决和定最值问题需遵循一个基本原则:若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大值,则让其他量尽可能小;若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小值,则让其他量尽可能大。

1.求最大量的最大值/最小量的最小值

关键点:根据解题原则确定出每一项具体的值,直接相加减即可解题

【例1】6人参加百分制考试,成绩总和为400分,已知6人都及格了,成绩均为整数且依据成绩排名无并列名次,求第一名最多得了多少分   )?

A.84         B.90         C.95                D.98

【答案】B【解析】根据解题原则,按照成绩从高到底进行排名,要求第一名最多得了多少分,则其他五人得分尽可能少。已知6人都及格了,则排名第六的人最少为60分,由于无并列名次且都为整数,则排名第五的人最少应比排名第五的人多一分,为61分,排名第四的人得62分,排名第三的人得63分,排名第二的人得64分,排名第一的人为所求量设为x,则x+64+63+62+61+60=330解得x=84。

2.求最大量的最小值/最小量的最大值

关键点:根据解题原则确定不了具体量的值,可以构造尽可能接近的数列方程求解

【例2】现有40本故事书分给5个人阅读,如果每个人得到的书的数量都不相同,那么得到故事书数量最多的人至少可以得到多少本   )?

A.10          B.7           C.9               D.11

【答案】A【解析】根据解题原则,要求得到故事书最多的人最少得了多少本,则其他人所得数量尽可能多。设分得故事书最多的人最少分了x本,由于每个人得到的数量都不相同,则所得故事书数量排名第二的人最多应该比排名第一的少一本,为x-1本,排名第三的人得x-2本,排名第四的人得x-3本,排名第五的人得x-4本,则有x+x-1+x-2+x-3+x-4=40解得x=10。

3.求中间某个量的最大值/最小值

关键点:可以根据解题原则确定具体量的先确定具体量,其余的构造尽可能接近的数列方程求解

【例3】假设五个相异正整数和为45,则这五个数中排名第三的最大为多少   )?

A.7         B.8           C.10                  D.13

【答案】D【解析】根据解题原则,按数字大小从多到少进行排列,要求排名第三的数最大为多少,则让其他数尽可能小。由于都是相异的正整数,则排名第五的数最小为1,排名第四的数为2,排名第三的为所求数,设为x,排名第二的数最小应该比排名第三的数大1,为x+1,排名第一的数为x+2,则有x+2+x+1+x+2+1=39解得x=13。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