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答题:巧用案例型材料
2024-04-13 04:46
来源:政华公考

申论答题巧用案例型材料

找点之四步突破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两大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因为其材料为王的特点使得部分考生在做题时必须耗费大量时间梳理材料,但在这过程中又因把握不准材料内在逻辑与要点之间的关系而导致找点既费时又费力。因此,政华公考将结合具体题目为广大考生总结材料类型与要点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针对大篇幅的案例材料如何阅读才能既省时又准确地找准要点,为各位考生做出系统梳理和讲解。

案例型材料是整个申论材料中篇幅最大的部分,也是埋点最多,提炼要点过程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材料。针对案例型材料,在做题的时候要明确两个核心点:一是本个案例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二是本个案例反映了作答对象哪方面的内容。前一个问题尽管与作答内容呈现关联并不大,但理解案例是从案例中提炼要点的前提,因此考生在作答之前可通过“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影响”对案例进行梳理,由于其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因此不做过多赘述。

案例材料提炼要点总共可分为四个层次,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分别为:

1.分析案例段首尾句是否构成总结句,是总结句则可直接提炼总结句。

2.分析案例段前后段中有无总结段,有则需要着重在总结段中提炼要点。

3.分析案例段中有无一些表示总结性的高频词汇和高端词汇,存在则直接提炼总结词。

4.基于以上三种情况均未出现的案例材料,则需对其进行综合概括,需要深究理解案例反映的本质问题,针对本质进行作答。

具体如下:

一、分析案例段首尾句是否构成总结句,是总结句则可直接提炼总结句。

【示例】2018年四川省下半年省考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1~3”,概括当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200字。

【材料节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愿意来华工作和定居。图多尔•拉提乌来自瑞士,是一名数学学者。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7年,当时在北京大学做研究,他喜爱中国的美食和自然环境,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图多尔•拉提乌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国际化示范学院副院长。“刚来这里时,学校的科研环境让我吃惊,这里太棒了。”图多尔•拉提乌说。上海交大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于那些潜心做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是最重要的砝码之一。据福布斯发布的《2018全球人才流动和资产配置趋势》显示,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国际人才环流中的一个交换性枢纽节点。

本题主要是概括当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要找准这一对象的要点,则必须理解清楚作答对象的含义,“当前”是时间状态词,表明是近期,在时间轴上跨度不会太大。“我国人才回流”是对象,表明找点的内容与“我国人才回流”有关系,而本题审题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理解“人才回流”,“人才回流”即为人才流回来,只要材料中体现出“流回来”的内容即为作答对象有关系。“具体表现”即为题型,概括具体表现即为体现出来的现状。因此针对本道题的作答答案必须满足上述题干要求。

本段落是典型的案例型材料,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图多尔•拉提乌”这位瑞典专家来我国工作的相关内容。本段主要以三部分内容呈现,第一部分为总起句,主要阐述近些年来人才流动的趋势,即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外国专家愿意来华工作定居。第二部分以“图多尔•拉提乌”这位专家作为例证,具体阐述了其来我国的原因和经过。第三部分则对未来人才流动的趋势做出的预测,即2022年我国将成为“国际人才环流中的一个交换性枢纽节点”。通过这三部分的梳理可以发现,第三部分与题干要求“目前”不符合,则不作为要点呈现,第二部分作为案例,在于对第一部分的总起句做出具体阐述。因此,本段的要点则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愿意来华工作和定居。

二、分析案例段前后段中有无总结段,有则需要着重在总结段中提炼要点。

【材料节选】

乡村要振兴,就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人员“走回来”,实现人才“逆城镇流动”,把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造福乡梓。

刘一博,一个从D县吉家庄走出去的年轻人,在他37岁时对人生又做了一次选择。这次,他离开打拼14年的大城市,放弃一家大型企业车间主任的职位,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山村。2016年,刘一博带领6名本乡青年返乡创业,成立吉家庄中心村农牧专业合作社,以800元/亩1亩≈666.667平方米,下同的高价流转吉家庄村1 500亩土地种植黄花。目前,该合作社已带动全乡农民种植黄花8 000多亩,创办“吉家山水”等黄花品牌,并且创建吉家庄富硒杂粮品牌,为全乡农民脱贫致富作出榜样。刘一博说:“我回来,是因为我看到县里为动员农民种植黄花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觉得更有机会干出一番事业。”

……

本部分摘选自四川省2018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的第一题,材料逻辑是总分逻辑,通过材料可以发现,本则一共有五段,后四段全部都是案例材料呈现,需要概括的对象是“目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段中主要从整体上呈现了人才回流的整体趋势是“人才‘逆城镇流动’”,即人才由以往的农村流向城市转变为城市流向农村。而后续的案例材料则在从不同的程度上说明是哪些人才以何种方式流回农村。因此,本处核心要点则是:人才由城市流回农村,实现人才逆城镇流动。

三、分析案例段中有无一些表示总结性的高频词汇和高端词汇,存在则直接提炼总结词。

【材料节选】刘一博,一个从D县吉家庄走出去的年轻人,在他37岁时对人生又做了一次选择。这次,他离开打拼14年的大城市,放弃一家大型企业车间主任的职位,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山村。2016年,刘一博带领6名本乡青年返乡创业,成立吉家庄中心村农牧专业合作社,以800元/亩1亩≈666.667平方米,下同的高价流转吉家庄村1 500亩土地种植黄花。目前,该合作社已带动全乡农民种植黄花8 000多亩,创办“吉家山水”等黄花品牌,并且创建吉家庄富硒杂粮品牌,为全乡农民脱贫致富作出榜样。刘一博说:“我回来,是因为我看到县里为动员农民种植黄花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觉得更有机会干出一番事业。”

本段为典型的案例材料,以刘一博这一个个体作为案例呈现出一类人的回流现状。本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作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解刘一博选择离开多年打拼之地返回家乡后一部分主要讲解刘一博回乡之后的所作所为以及回乡的原因。在作答时,本题需要找点的内容是“目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而“刘一博”这一个个例过于微观,不可能也不合适作为一个“我国”这一级别的要点进行呈现,因此要找到的是“刘一博”代表的一类群体,即为本乡青年返乡创业。而这个词汇在材料中本身就作为一类总结词汇出现,因此,本段的要点为:本乡青年返乡创业。

四、基于以上三种情况均未出现的案例材料,则需对其进行综合概括,需要深究理解案例反映的本质问题,针对本质进行作答。

示例:2018年四川省上半年省考第一题:

请根据资料2,归纳小童获得“全市十佳科技特派员”荣誉的原因。20分

要求:1归纳全面,语言简明(2不超过200字。

【材料节选】领导说,他所服务的S村地处偏僻,有一段路车根本开不进去,下雨天他只能坐摩托车进村,常弄得一身泥,特别狼狈,可是他每个月去S村的次数和时间远远超过了考核要求。

本段主要是以“领导”的角度对小童的工作做出的评价,材料虽短,但是以“可是”作为转折将前后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主要介绍的是入村工作条件的艰辛艰苦,后部分则主要体现出小童克服艰苦,多次下村,且次数还超过了考核的要求。本段中比较难以直接得出小童获奖的原因,无法直接抄写,但是正是因为前后矛盾对比得出小童工作上的刻苦,而这正是小童获奖的缘由所在。因此,本段的要点为:工作积极。服务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下村时间远超考核要求。

本段与前文不一样,需要结合材料对材料进行深挖,理解材料想表达的本意,而这正是综合概括的要求以及难度之所在。因此考生在作答时需要充分了解段落含义,根据本质进行作答。

案例材料是整个申论材料构成的主要部分,从整个篇幅而言占据80%左右,同时也是要点的主要来源。从近些年的考情来看,案例材料和综合概括要求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案例材料的梳理也就成为各位考生备考必须掌握的内容和重点方向。本文对案例材料比较常见的找点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运用于做题当中,从而减少找点的压力。

 

如何运用案例型材料写文章

论述题型难度虽然最高,但是仍有方法可循。首先要选取既符合材料核心主题,同时也符合分论点论证角度的案例其次,可以灵活选取热点例证、典故例证、自身经历。如此,我们已经打好了例证法的坚实基础。在本篇中,为大家解析如何运用已有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1.在全篇申论材料中,案例型材料出现的频率还是较高的。这就说明我们可以利用材料中的案例进行论证。同时,近年来申发论述题目会要求考生论证时“不拘泥于材料”,因此,必然要结合材料外的一些案例进行论证充实。然而,案例型材料的数量并不固定,有的时候关于一个分论点,学员抓耳挠腮并无恰当的积累素材,材料可能只有一个现成可用的案例,又或是某一个分论点论证的案例积累及其丰富,会面临字数难以控制的情况,这都让我们在操作例证法的时候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需要弄清楚的第三个核心问题就是:“选取几个案例不同数量的案例又该如何组织,才能应用于具体写作中

2.一般来说,在论证时对于案例的数量,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取决于给定资料现有的相关案例,也取决于自身积累。但是,我们常常会把案例按照数量进行如下三种分类,并且会根据不同的案例数量,利用不同的组织方法进行例证,来增强论证的充分性和丰富性。具体方法说明如下:

3.一个案例详细表述

当给定资料只涉及一个可用案例,而学员又没有恰当的积累时,可以利用“要素扩充法”即案例材料五要素:主体+处境+做法+结蚂伐斤果+启示,对唯一的可用案例进行语言组织,进行详细完整的表述和论证。

4.两个案例求异分析

当给定资料围绕某个分论点既有正面案例,也有反面案例的时候,可以选取一正一反的案例进行陈述,进而通过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之处,强调所论证的分论点,达到强化论证说服力的目的。

“大厦之城,非一木之才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希望小伙伴们在平时备考的过程中还是要做到广泛涉猎,丰富积累,从而增加文章写作的鲜活度。

 

案例型材料的概括方法

案例型是申论材料中的常见类型,常表现为某个人物的一段经历,虽然阅读门槛低,但概括难度高,多数学生对此掌握不深。然而,仔细梳理案例,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定规律。今天,为广大考生分享相应的概括方法,助力大家高效备考。

一、重点概括

案例型材料一般细节较丰富,内容呈现碎片化,但总会有一些与主题关联紧密的词句,只要找到此类词句并规范提炼,即可把握段落中要点。“‘跨省通办,还能一网通办,在家里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申报,真是省时省力,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刚办完业务的老陈感慨地说。”可以看到,这段话讲述了老陈的办事经历,关键在于“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省时省力”三个关键词,其他细节都可省略。

二、整体概括

案例型材料不仅要关注重点细节,很多时候还需要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所有细节所反映的整体要点。“项目需要更新坐标系,我咨询功能区管委会,被告知要去自然资源局。去了以后,发现还要再去找测绘队。”可以看到,这段话讲述了一家企业的办事经历,先后跑了多个部门,但事情还没办理完,整体概括为“多头管理,企业办事难”即可。

三、本质概括

案例型材料不仅要看事件的表象,还要进一步分析背后的本质,如从人物言谈举止分析其思想意识等。“当村民听说要建‘村寨银行’,以为又是扶贫项目来了,都反响热烈,但后来听说项目需要自己出资,便开始犹豫起来。”可以看到,这段话讲述了村民对“村寨银行”的不同态度,国家出项目就热烈,自己要出资就犹豫,反映了村民脱贫的“自主积极性不足、等靠要思想深厚”。

四、观点概括

案例型材料与观点型材料常同时出现在文中,此时的案例往往是对观点起佐证作用,只要找到观点,也就概括了案例。“汪杰有意识地锻炼年轻干部,鼓励他们独立去解决问题。村纪检小组长刘波年轻,有些怕事,邻村一只狗咬死小谷村一只羊,两村村民争吵起来,刘波觉得这事超过了村纪检小组能管的范围,他解决不了。汪杰鼓励刘波,村干部样样事都得会干,越复杂的事越不能往后退,并指导他具体怎么做。刘波大着胆子处理好了这件事,觉得自己以后干工作更有底气了。”可以看到,这段话先提到一个观点表述,“鼓励年轻干部独立解决问题”,后提到刘波的人物案例,“处理村民争吵”,后者可以被前者概括。

总的来说,只要能掌握一定的概括方法,加之一定的词语积累,案例型材料也能很容易概括,作答过程也能更轻松高效。也希望各位同学多进行题目练习,在做题中真正提高成绩。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