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写作必备名言警句积累
2024-03-17 02:08
来源:政华公考

申论写作必备名言警句积累

求变求新

求新求变是申论文章写作题的“常客”,因此备考阶段积累大量与此相关的素材尤为重要,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名言警句,用于申论写作。

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先秦《周易·乾·文言》

释义: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释义: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

3.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秦《吕氏春秋·察今》

释义:要放弃先王的现成法律,而学习效法它之所以要这样来制订法律的道理。

4.正统不必常相继。——[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答郭长官书》

释义:正统的东西也没有死守不变的必要

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史记·商君列传》

释义: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

6.创造性过程可能涉及发现和发明。只要一件事情用新的方法去完成或去思索,就称之为创造性过程。——美·梅斯基

7.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阿诺德

8.随机应变是才智的试金石。——莫里哀

9.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像它一样地无常。——莎士比亚

10.我们在变化中成长。如果你拒绝了变化,你就拒绝了新的美丽和新的机遇。——莎士比亚

11.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雨果

12.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列夫·托尔斯泰

13.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太阳报》

14.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

社会治理篇

依法治国

1.领导讲话

1)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习近平

2)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习近平

3)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习近平

4)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习近平

5)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习近平

6)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习近平

7)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

8)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习近平

2.俗语训言

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苏轼《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

3.政策理论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织密法治之网,强化法治之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基层治理

1.领导讲话

1)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习近平

2)要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习近平

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群众大事小事都在社区,大家就是临时的“小巷总理”。

——习近平

4)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习近平

5)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习近平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基础在基层。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党的领导,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带动群众知法、尊法、守法。——习近平

7)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基层。——习近平

2.俗语训言

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2)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徐禧《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

3)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史记·滑稽列传》

3.政策理论

1)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要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2)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数字化治理

1.领导讲话

1)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

2)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习近平

3)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习近平

4)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

5)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习近平

6)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习近平

7)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

2.政策理论

1)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共建全国基层治理数据库,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共享,根据需要向基层开放使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社会共治

1.领导讲话

1)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习近平

2)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

3)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习近平

4)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习近平

5)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

——习近平

2.政策理论

1)统筹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配置,支持群团组织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培育扶持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2)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3)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加强妇联、团支部、残协等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4)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九大报告

公正执法

1.领导讲话

1)对监管者也要强监管、立规矩,决不允许搞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决不允许刁难企业和群众。——李克强

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一切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都必须纠正。——李克强

3)要建设一支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城管队伍,更好体现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避免简单粗暴任性执法。——李克强

2.俗语训言

1)持心如衡,以理为平。——《郁离子》刘伯温

2)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杨炯《杜袁州墓志铭》

3)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不韦《吕氏春秋·大乐》

4)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3.国外名言

1)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2)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3)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群众自治

1.领导讲话

1)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习近平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习近平

3)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

2.俗语训言

1)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谢榛

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管子·牧民》

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慎言—御民篇》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3.政策理论

1)在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2)坚持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制度,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备案制度,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依法治理

1.领导讲话

1)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习近平

2)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习近平

3)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习近平

4)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这点上,我们不会动摇。——习近平

2.俗语训言

1)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诸葛亮•《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饰邪》

4)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3.国外名言

1)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

2)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罗斯科·庞德

政务服务

1.领导讲话

1)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习近平

2)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习近平

3)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用好政务服务平台,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李克强

4)我们对政府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习近平

2.俗语训言

1)治天下者,以人为本。——吴兢《贞观政要》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3.政策理论

1)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是反映问题建议、推动解决政务服务问题的重要渠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

2)加强与政务服务平台、政府网站知识库互联共享和同步更新,推动热线知识库向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开放,拓展自助查询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

3)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规范,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

4)促进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

5)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

政务公开

1.领导讲话

1)要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督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习近平

2)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习近平

3)政务公开和简政放权都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李克强

2.政策理论

1)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用权公开,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全面梳理本机关依法行使的行政权力和依法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更新完善权责清单并按要求公开。——《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政务公开工作机构要加强内部协调,畅通本机关政策咨询渠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3)推动公开、互动、服务融合发展,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实现一网通查、一网通答、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4)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公开工作,一视同仁公正监管,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5)加强舆情回应台账管理,认真核查已作出的承诺落实及公开情况,切实维护政府公信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6)基层政府要持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窗口建设,有效传递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积极解答政策咨询,更好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7)加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