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论技巧:学好归纳概括 以不变应万变
归纳概括作为申论必考题型,是其他题型的基础,只有学好归纳概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申论考试中取得高分。以下是总结的归纳概括题的做题技巧,大家要认真学习,掌握关键。
申论归纳概括的技巧
明确题干信息:通过审题干,要明确作答任务及作答方向。
巧用阅读方法:阅读材料过程中,做好批注,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和要点,明确材料的结构和内容。
划分段落层次:将材料按照主题或内容划分成若干段落,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要明确,这样有助于归纳概括。
合并同类信息:将相同或类似的信息进行合并,使归纳概括更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提炼关键词: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和短语,利用平时热点积累,做好前置词概括。
申论归纳概括的实例分析
【示例】根据给定资料2,请谈谈古城民警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要求:紧扣资料,内容全面,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审题
聚焦:遇到的难题+解决对策
主体:古城民警;工作中
材料范围:给定资料2
[材料节选]
古城派出所辖区,有古城、古塔、世界地质公园等知名城区。“辖区就是景区,景区就是辖区,居民区也是景区”,这给古城民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山地救援!”派出所杨副所长脱口而出。入职20年来,他和同事们平均每年接到山地救援警情百起左右,解救上百名迷路、被困、遇险群众。景区林中古木参天,山势险要,一些缺少经验的游客可能会迷路。【救援难的原因/背景】由于山中没有基站,手机定位、无人机巡航常常派不上用场,搜救只能靠杨副所长对山中一草一木的记忆。【措施:熟悉景区自然地理环境/熟悉山中一草一木】“从哪里出发、附近是什么植物”“见过什么石头、翻过哪些河谷”“正对面能看到哪些景色”……几个问题一问,杨副所长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措施:根据提供的信息精准判断救援位置】对救援者而言,进山救援同样面临极大的安全挑战。尤其是入冬后,有的地方积雪四五十厘米,一旦落入石缝或者滑下深渊,后果不堪设想。
[要点梳理]
难题1.山地救援难度大、安全挑战大。
措施1.熟悉景区自然地理环境,根据提供的信息精准判断救援位置。
[加工书写]
难题1.山地救援难度大、安全挑战大。
措施1.了解实际,安全救援。熟悉景区自然地理环境,根据提供的信息精准判断救援位置。
通过审题干,我们明确要找的是古城民警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所以在阅读材料过程中要关注问题表述和对策表述,并勾画关键词句,标注清楚要点信息,在加工过程要提炼关键词,做好前置词书写。
手把手教你审题 明确“找点”方向
一、一般问法
“给定资料 2”中,S 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这项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10分)
要求∶ 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250字。
【审题分析】
1.材料范围限定:材料2。
2.概括对象: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首先,要明确此题有三个概括对象,需要区分书写。即背景:.......。措施:.......。成效:.......。其次,需要在读材料前大胆思考三者的区别。其中,最简单的是概括措施,需要去材料中找“局区合一”改革到底是怎么改的,应以做法为主。接下来思考成效,成效为效果、意义、作用。从时间上来说,成效发生在改革之后,所以读材料时要关注改革以后带来的好的变化,那些好变化即为成效。最后概括背景,背景从时间线索上来看,为改革之前。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局区合一”改革。在这里也可以大胆假设一下,有可能是因为“局区不合一”会有一些不便之处,所以要改革。找点的时候看到改革之前的内容,可以考虑是否为背景。思考清楚这三点,基本上在找点时候便心中有数了。
3.关注分值、字数:10分,250字。分值偏少,不可在此题上花费太多时间;250字看似常规,但分配给三个作答对象,仍然需要严格控制字数,读材料时划词不划句。
二、特殊问法
根据“给定材料 3”,请分析为什么仙路控股有限公司遇到了“中年危机”,而国欣家居实现“蝶变”。(20 分)
要求∶ 紧扣材料,分析全面;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不超过 300 字。
【审题分析】
1.材料范围限定:材料3。
2.分析对象:为什么仙路控股有限公司遇到了“中年危机”,而国欣家居实现“蝶变”。首先,“分析”二字说明要点有可能不能直接从材料得出,需要分析推导、概括总结再得出。读材料时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看到具体案例要把握案例反映出的实质观点。其次,此题共两问,一是问为什么仙路控股有限公司遇到了“中年危机”,二是问为什么国欣家居实现“蝶变”,需要区别书写,分别找到遇危机和实现蝶变的原因。如果找到两者的核心区别,可以考虑写总括句,即总分结构进行书写。最后,可以大胆思考要点方向。两问的主体都是企业,要找到一方失败而另一方成功的原因,有可能区别不在外部原因的差异,而在于其自身的选择或做法不同,在找点时要对各自的表现重点关注。
3.关注分值、字数:20分,300字。分值比较常规,字数虽然较多,但分配给两问,还是需要压缩字数,读材料时划词不划句。
4.关注特殊要求:
紧扣材料,分析全面:紧紧围绕材料作答,找点要细要全,宁滥勿缺多列点。
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两问区分书写,把握材料内在逻辑。
以上为申论归纳概括题目中常见的两种问法及对应的审题过程,备考者需要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认真钻研题干和要求,按照科学的方法审题,复习效率会事半功倍哦!
最有效的实战作答方法
答题模式
1.前有概括,后有材料归纳。
2.A......;B........。
A部分可以看作是小标题(书写小标题能使文章呈现较强的条理性,小标题概括方法也简单,把握文段关键词以及能够凝练所写材料内容的高频词),即对B部分做的概括)
B是对材料的归纳(做法,措施)。
3.不过大家还是根据题目要求灵活把握,文无定式。
提问方式
根据“给定资料”,总结/概括xxxxxxxxxxxx问题\措施\成效\经验\原因等。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xx字。
答题步骤
1.总结(看题目具体分析)
2.分点:
a、....概括;..........对材料的归纳。
b、....概括;..........对材料的归纳。
c、....概括;..........对材料的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