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对策题的“四步走”“三个关键点”
“四步走”
申论考试中直接考查提出对策题的频率逐渐升高,也会通过其他题目进行间接考查,如概括做法、写一篇经验提纲,都是对于提出对策能力的考查,而且在申论考试大纲中已经明确,测查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对考生作答提出对策题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出对策题目是申论试卷中一个重点的题型,各位考生要高度重视、多加练习。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阅读材料、提炼直接对策和反推间接对策的技巧。那么,接下来政华公考跟大家一起分析如何才能做好提出对策题目。
一、审题:提出对策题目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审清题干中的问数和身份。
(一)问数
审清问数或作答对象是确保要点齐全最核心关键的一步,因为每一问都会有相应的分数,如果出现遗漏直接影响整体得分。关于如何确定问数,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题干明确问题时,则直接抄下题干问题,提出对策——即为“一问”
例:结合给定材料1,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2.题干没有明确问题时,则需要先概括问题,再提对策——即为“两问”
例:请总结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3.如果要求里出现“问题概括明确、全面”时,则需要先概括问题,再提对策——即为“两问”
例:请结合给定材料内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要求:1.问题概括全面。2.措施具有针对性。3.不超过300字。
(二)身份
提出对策题目的题干中关于身份的要求,会直接决定答案要点的筛选,即直接影响对策的选取,因此在作答对策题目时,一定要明确自身身份,具体有以下三种表现:
1.题干明确限定了政府身份
例:假如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针对材料里面反映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2.题干没有明确身份要求,默认是政府身份
例:针对材料里面反映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请你提出解决措施。
3.题干明确限定了非政府身份-—只能站在特定的身份提对策。
例: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
二、找点:运用材料阅读方法,带着作答对象回到材料寻找相关要点,主要是寻找对策,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1.直接对策:通过对策词寻找材料中给定的直接对策抄写即可;
2.间接对策:通过问题、原因、教训等反推对策,经验直接采纳作为对策;
3.补充对策:主要通过思想、制度和执行三个方面将对策进行细化扩充。
三、加工:
1.内容加工:合并同类型。具体方法有:
同义法:将同义或近义的要点、感情色彩相同的要点进行合并;
同主体:材料中涉及到明确的不同主体时可以通过主体进行要点合并;(如:个人、家庭、学校、企业、社会、政府、国家)
同范围:属于同一范围或相同领域的要点进行合并。(如:五位一体、三大产业、五大振兴)
2.逻辑加工:总分逻辑。具体表现:
总括句+分条罗列对策——如:对策有:1.2.3……
四、书写:序号+(核心对策)+具体表述
如:1.加大宣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两微一端”等途径,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分类的标准、方法等,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生态环境。
三个关键点
关键一,把握对策要求。
在考试中,我们所提的对策往往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其一,“针对性”即针对问题本身,或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对策;其二,“可行性”即所提对策需在现实生活中能落地,如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农户农产品滞销”,若提出的对策为“干部个人全部购买”,这就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行的对策,属于无用对策,得不到分;其三,“可操作性”意味着对策需要细化出具体方式、内容等。如“加强宣传教育”缺乏可操作性,而“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官方媒体发表软文,分析典型案例,各社区微信群转发,宣传防火防灾知识,增强居民安全防护意识”便突出了操作性。
关键二,把握对策的来源。
对策来源在材料中主要有三个渠道。
1.材料中的直接观点、专家建议、政策文件,案例经验等。
2.问题的原因、问题的表现反推对策。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对策来源,但考生注意,并不能简单把问题反过来说,而是要结合实际经验进行细化解决,不能假大空。
3.材料只有问题,则结合实际经验自创对策。
关键三,把握作答方法。
1.梳理问题。(碎片化问题,核心问题--依照问题的对象进行适度概括)
2.分析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材料中+材料中没有说的)
3.提出对策。(根据问题的本质来提出解决方案,提出问题解决的概括词,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举例说明:
问题:请就材料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材料:T市旅游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观光。X村位于该市市郊,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村里一直考虑依托T市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为此,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计划打造集吃、住、行、文、娱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让村民“坐在家里”就有钱赚。但一些有意投资的企业来考察,在村中逛一圈就打了退堂鼓。村民们都知道,问题出在村庄环境上,村旁一处占地三四亩、一人多高的垃圾堆十分刺眼。这个垃圾堆是最近一年内形成的。最初村里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后因种种原因,没有获批。于是,这块闲置的空地就成了附近企业倾倒垃圾的场所,村委会个别成员未经村民会议讨论,派人在那里收钱。垃圾越堆越高,不远的地方就是天然气加气站,隐患重重。夏天,更是恶臭扑鼻,蚊蝇乱飞。村民意见反馈强烈,甚至出现“骂大街”的情况。
1.梳理问题:垃圾堆问题。(不用继续抽象概括,因为这道题是针对x村的环境问题)
2.分析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①打算做农贸市场,但没有获批,闲置了;②附近企业倾倒垃圾;③个别干部收钱,加固了垃圾的倾倒。
3.提出对策:
总扩句:处理垃圾堆。(需要写出对策总扩句,但是只写这句话,就没有可操作性,不得分!)
展开:(围绕问题原因去推导)
(1)已有的垃圾:将垃圾转移至镇垃圾站进行处理。
(2)避免垃圾的再次倾倒:①土地闲置原因:再次规划用地使用,建设合适的项目,提交审批。②企业倾倒垃圾问题:对接附近企业相关负责人,协商终止垃圾倾倒协议。(罚款?缺乏可行性,因为1.企业已经交过钱了;2.没有权利);③干部问题:处罚相关私自收费干部,对所有干部开展思想教育,增强法治及环保意识。
【答案呈现】处理垃圾堆。将垃圾转移至镇垃圾站进行处理。再次规划用地使用,建设合适的项目;对接附近企业相关负责人,协商中止垃圾倾倒协议;处罚相关私自收费干部,对所有干部开展思想教育,增强法治及环保意识。
提出对策题作答常见对策大集合
在申论考试提出对策题的对策书写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思想意识是根本,转变观念最关键;体制机制是依据,加强规范很重要;推动管理与监督,工作才能好落地。今天将这些常用的对策进行总结,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思想意识
1.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践行群众路线,强化服务意识。
2.加强教育引导。树立正面、反面典型,引领工作人员积极学习。
3.丰富宣传方式。微信、微博、微视频,网站、电子屏、电视、广播;入户宣讲、发放传单、张贴海报、张贴横幅、制作黑板报、文化墙、举办分享会/报告会/交流会、举办竞赛、随手拍、誓师仪式等。
(二)体制机制
1.建立、完善法律制度体系,细化……规定。
2.建立台账制度,记录关键事件和事件情况。
3.梳理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流程规范。
4.责任到人制度,建立责任清单。
5.制定服务规范和工作纪律,明确工作原则。
6.联动机制,出台联动政策,组织联席会议,协调多方推进工作。
7.信息公开。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橱窗栏等渠道将……向社会公示。
(三)管理监督
1.创新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企业、市场的力量,吸引多方力量参与。
2.选拔优秀人才。邀请专业人士,招募志愿者,搭建人才队伍,优化队伍结构
3.组织专业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学习、经验分享等方式,开展技巧、知识和技能培训。
4.建立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平台推进。
5.做好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
6.加大资金投入。申请财政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引导民众筹资。
7.优化预约方案。大型活动开展,可采取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安排好时间与人数。
8.完善基础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定期维护更新。
9.加强活动供给。调研群众喜好,创新活动种类。
10.注重职工关怀。改善办公和居住环境,完善轮班和休假制度,为职工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11.科学组织考核。根据制度规定,综合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群众反馈等信息,科学考核。
12.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监管,定期抽查;开通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
13.建立奖惩机制,优秀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违规处罚(行政、民事、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