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备考指导
手把手教你写文章
一、选择立意的方法
1、题目关系分析法
2、高频词分析法
3、题目加材料分析法
二、标题格式
横向左空四格或者居中
公文标题一律居中
副标题在主标题下第三个字开始
标题中逗号用空格代替
三、标题的加工
【1】引言式标题
A、主标题为主题思想、文章主旨,副标题为对主标题的补充。
B、引用经典名言、文学名句,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概括中心论点,增强标题的文学性和表现力。(慎用,看个人能力)
操作方法:引言(主标题)+副标题
举例: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以人为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比喻式标题——用比喻形式来表现标题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增强标题的表现力、吸引力。
举例:文化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助推器
【3】对称式标题
举例:弘扬传统美德加强道德建设
四、开头的优化
(一)归纳概括式:
1、简要概括全文
2、进行综合分析
3、亮明中心论点
(二)设问式:特点: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注意 引发思考
方法:通过设问的方式提出论点
(三)转折递进式:
1、提出积极方面
2、指出消极方面
3、进行综合分析
4、提出中心观点
(四)引言式:可以引用的内容:理论政策(科学发展观)
政府文件(十八大报告)
领导人讲话、名人名言、古哲语录
使用方法:抛出引言+进行解释+结合材料实际进行分析+亮明观点
(五)释义式:释义式是指列举几个事例推出总论点。或对论述的问题进行解释,如同概念解释。
操作方法:解释概念+综合分析+总论点
(六)排比式
操作方法:排比(意象、设问、主体)+总结(过渡)+引出观点
五、分论点来源
1、抓住材料中的高档词汇(结论性、政策性、评论性)
2、找出材料的对策、问题转化成对策分论点
3、动用理论政策、热点储备
一般写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论证方法】
1、理证法
人们公认或熟知的理论、道理来证明论点。
使用须知:亮明分论点+原因分析法+作出结论
亮明分论点+引用名言+进行分析(现状、原因、影响)+做出结论
影响分析:
(一)内容分层
积极(意义、重要性、作用)
消极(必要性、危害)
(二)思考维度
政治:政府形象经济:经济发展
社会:民生、稳定文化:精神文化
生态文明:两型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三)操作办法
提出分论点——分析影响、论证观点——得出结论;
按照小——大,直接——间接
原因分析:
(一)内容分层:主体分析法、内外因
(二)思考维度:思想、监管、制度、利益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名言分析法:
段旨句+名言+解释+联系实际分析+结论
政策分析法:
段旨句+引用政策+现状阐述+政策分析+结论/对策
原理效应分析法:
段旨句+原理效应+结合原理效应分析主题+结论
2、例证法
热点事件
经典故事
操作:段旨句+事例(一个或多个)+总结
3、对策分论点
段首句(1-2句)+主体(谁来做)+对象+手段+目的
举例:加强防腐教育。俗话说:“为官一任,稳定一方、发展一方、造福一方”,官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理应还原于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然而,当下还有部分官员存在错误的金钱观:认为钱越多越好,开始收礼金、收红包,甚至还插手建设工程招标,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将严重损害执政党的自身形象,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应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全方位开展防腐教育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杜绝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
六、结尾的写法
1、回扣主题
2、简单总结分论点
3、适度升华
2024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开头、结尾写作范例
回顾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题目,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各省份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出现频率是非常高的,也占据较高分数。出题形式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命题作文,更会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更考查考生是否能在限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确定立意,并能在符合评分标准下完成书写。
开头示例
万事开头难,议论文“开头”更难。在短暂的时限内,如何通过短短一二百字的“开头”,让阅卷人清晰、准确掌握考生的论点是否准确,文采是否斐然,能力是否突出,成为“开头”段落的千钧之压力。尤其对于疏于写作的初试考生、不善言辞的理科考生、羞于表达的内向考生,议论文“开头”成为既心向往之,又望而却步的一个镜中月、水中花。
议论文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你要说什么,一般就是直截了当引出中心问题,至于怎么引出有很多种方法,而且有技巧,但是以精简为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就像姑娘的脸,要做到小巧而精简,一眼就有想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一般议论文会给出材料,根据给出的材料阐述出大概意思,然后抛出自己的观点,中间的衔接点很重要,精彩的做法是用古代名言抛出观点,大有博古知今的风范。
【开头示例1】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四五”开篇之际,新旧动能转换效果成效初显,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无数次实践证明,今天的创新成果就是明天的发展成绩。累累硕果振奋人心,号角声声催人奋进,唯有让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更加强劲,才能推动发展不断迈向新的征程。
【开头示例2】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间的隔阂已逐渐被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打碎了时间与空间的枷锁。那深深植根在中国人文化基因之中的,那曾经的曲水流觞把酒赋诗的浪漫,曾经的九层台上巫舞摇曳,曾经的月下江畔箫声幽咽,曾经的茂林深篁琅琅书声都随着时代变迁成为人们记忆中模糊的画卷。无论高楼林立的学府里,还是竹篱茅舍的乡村中,无论是在书桌前拄笔托腮魂游天外时,抑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低头快步赶路中,我们必须扎实文化根基。
【开头示例3】
世间万物,成长最美。成长不仅限于“向上”,“向下”的努力同样至关重要。胡杨树根系发达,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被誉为“沙漠英雄树”。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党员干部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年轻干部要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应该先学会“向下”扎根基层,只有在基层的沃土上不断提升能力,才能更好地“向上”开花成才。
结尾示例
当然,想要文章完美收官,结尾也具有锦上添花之用。虎头蛇尾是文章写作之大忌。因此想要写好一篇文章,如何做到虎头豹尾成为文章成功的关键。小编整理出一套申论大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万能模板,为有需要的小伙伴提供一盏迷雾之明灯。
想写好结尾就需要明确结尾的目标:
总结全文:重申文章论点,总结文章主旨要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想使得文章圆满、论点突出,观点明确,可在结尾处再次重申论点,回扣主题。
适当拓展:结合意义、危害、对策、目标、期待等拓展。在论点基础上适当拓展,可升华至更高立意,也可在原有立意基础上展望未来。
【结尾示例1】
“蛟龙”入海,“嫦娥”探月,“天问”问天……“十三五”时期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示着中国创新发展的深度和高度。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让我们持续行进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保持高昂的开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姿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结尾示例2】
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更是一种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中的力量。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二者互为表里,辩证统一,才能创作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作品,才能使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更加“走心”,才能真正的坚定文化自信!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接地气、增底气、注生气,在风云变幻激荡的世界文化大潮中站稳脚跟!
【结尾示例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墩墩苗”来比喻年轻干部的成长。墩苗,正是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让庄稼能耐得住旱涝、扛得住风雨。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年轻干部只有“向下”扎根,把根扎得稳固、扎实,才能为更好地“向上”发展提供养分、提供动力。
2024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如何及时“止损”
在申论考试中,对于考生而言最为“灾难”的事情不是时间不够,也不是题目难度较大,而是自信满满地提笔,写到一半发现文不对题,从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申论试卷往往由“题干”和“材料”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集中体现了命题人的作答方向要求和命题人核心思想表达,若处理不好两者关系,就会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状况。
一、知原因:为何会跑题?
学生在作答时,通常会更加重视“写”,而非“思考”。未充分把握题干、材料意图和中心思想,只重视达到字数,而忽略了文章质量。在写作过程中或过于表达“个人观点”而非“命题人观点”,完全凭借个人的知识储备,脱离了文章与材料的联系。同时,作文本身平时的训练时长较多,考生不愿意投入到平时的练习中去,对理论和实际运用掌握不足。
二、知方法:如何写作文?
当在作答过程中感觉到与命题人核心意思表达越来越远时,冷静思考,可适当修改总论点包含的关键词汇,已经写过的分论段不建议划掉重写,剩下的分论段可围绕正确的核心观点延伸,自圆其说,完成论述。在书写结尾时可重新强调正确的总分论点,适当总结,重申观点,完成写作。
三、知诀窍:如何修改好?
技巧1:认真审题干,遵循“问什么答什么”原则。
审题过程中不要完全遵循题干本身,不要出现主观臆断,更不能忽略题干,谈材料和最终的答案。
技巧2:时间管理好,学会整体筹划。
拿到题目之前应及时做好时间规划,确定好题目中每一道题目的大致作答时间,预留好时间,一般作文部分要预留60分钟左右。
【解析】
材料4: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宁波制造业,当初多是由一些有胆有识的农民“洗脚上田”办起来的。办企业,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时势变迁也让许多企业家认识到,坚韧不拔不是一成不变,创新才是制造业的灵魂所在。
材料6:
“扭转困局的背后,浙江智能制造功劳不小。而它们之所以能迅速‘转身’,不是凑巧,实则为浙江制造之变。”省经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
疫情来袭,用工需求量大的温州工业企业率先意识到,以往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很难经得起这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小企业各有各的发展路径,然而疫情倒逼,让不少制造企业不约而同走上了“技改”这条路。(材料节选)
【解析】
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立意后,改编材料进行论证防止跑题。
Eg:传统制造业化危为机,需要主动求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过去办企业,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时势变迁也让许多企业家认识到,坚韧不拔不是一成不变,创新才是制造业的灵魂所在。而今,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很多制造业企业难以复工复产面临着倒闭的风险。然而,正是疫情倒逼,让不少制造企业不约而同走上了“技改”这条路,扭转了困局,实现企业的整体转型。而它们之所以能迅速‘转身’,不是凑巧,实则为传统制造业之变。从历史上看,制造业企业因为创新而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坚毅步伐,更从危难当中主动迎接挑战,从而让制造业企业更加“强壮”。因此,传统制造业面对危机下,要学会主动求变才能化解危机,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