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如何“化难为简”
申论综合分析题巧思妙想的作答方法
巧思妙想出灵感,实践探索出成果。在申论的作答中,我们在学习中不难发现,都是按照审题—析点—加工—书写四步走,而这四步最终指向的作答方法恰恰是大家在学习中要掌握的。俗话说的好,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掌握了方法再多加练习,掌握题目就在眼前。就跟大家一起来攻克综合分析题,掌握作答方法。
一、审题
了解申论后不难发现,综合分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题目,在综合分析的大范畴里还分为几类不同的综合分析。最常见的就是解释型综合分析、评论型综合分析以及启示型综合分析题。那么在审题的环节,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类型。
解释型综合分析:通常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对一句话或一个词的理解、解释等。
评论型综合分析:通常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对某一现象或某一事件的观点、看法、认识。
启示型综合分析:通常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某地的做法对自身的启示所在。
比较型综合分析:通常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对两个主体进行对比。
二、析点
判断题型后就来到了申论作答中最关键的一步——找点。由于综合分析题目的特殊性,对于找点也区别于其他几类题目,需要不断的运用词句段的阅读方法,回到材料中找到所有与作答对象相关的要点,可以通过画横线等多种形式做好标注。
三、加工
标注好所有的要点之后,老惯例走到加工这一环节。加工中依旧是内容加工以及逻辑的加工。对于内容加工,老生常谈,合并同类项即可。对于逻辑的加工,不同类型的综合分析逻辑呈现有所区别。
解释型综合分析:第一步解释给定语句或词组的含义;第二步围绕着作答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第三步总结结论或提出对策。
评论型综合分析:第一步依据材料或出题人想法亮明观点;第二步围绕作答对象进行多角度分析;第三步总结结论或提出对策。
启示型综合分析:第一步点明整体启示所在,写成实写的总括句;第二步分条罗列获得的启示。
比较型综合分析:第一步点明比较之后的观点;第二步进行具体的一一对比;第三步总结结论或者提出对策。
四、书写
前三环节完成后,最后来到书写。看似是最简单的环节,但恰恰是最终呈现答案的重要环节。在书写时各位同学一定要注意按照不同类型综合分析的逻辑来呈现答案要点;二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三要注意卷面的工整清晰。
申论综合分析题的找点技巧和规范作答
综合分析能力在申论考试大纲中有明确规定,是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通过大纲可以明确综合分析对象为给定资料中内容、观点、问题;分析和归纳是具体分析手段,多角度思考是分析角度,意味着需要至少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最终得出合理推断和评价,给出结论。在此进行展开分析。
一、题型判定
综合分析题考查类型多样:1、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干中对做法、现象、观点进行评价或者评析;2、启示型综合分析。谈谈材料给你某方面的启示;3、比较型综合分析。题干中出现“比较分析”的字样,具体展示如下:
【例题1】“给定资料4”中列举了基层一线出现的“不见面办公”与“不见面治理”工作方式,请对此进行比较分析。(10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篇幅250字左右。
【例题2】对于“给定材料1”中出现的政务号“谐音梗”现象,有人叫好,有人担忧,请对此展开评析。(10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篇幅250字左右。
【例题3】请结合“给定材料1”,谈谈“轧神仙”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民俗博物馆“走上云端”有何启示。(10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篇幅250字左右。
二、方法详解
(一)作答思路:
综合分析题整体作答思路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来开展的。重在厘清文章作者的观点得出比较结论以及能够在材料中梳理与比较对象相关的要点证明该结论。
(二)作答本质:
综合分析作答本质是归纳概括,所有要点基本都出自给定资料中,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罗列即可。
(三)作答方法:
比较型综合分析答案呈现:比较得出结论+多角度分析+总结提对策
比较得出结论要点来源:围绕比较对象厘清出题人的情感倾向
比较得出结论要点书写:描述比较对象+比较可知(侧重优劣之分;互有异同)
多角度分析要点来源:围绕比较对象梳理要点(主体、处境、做法、结果)
多角度分析要点书写:主体1+处境+做法+结果;主体2+处境+做法+结果/优点1、2、3;缺点在于1、2、3/XX不同1、2、3
总结提对策要点来源:直接对策;间接对策;联系材料主题作文主题。
总结提对策要点书写:因此,好的做法继续坚持,有问题的加以改正。
最终答案书写:
简单描述比较对象+比较可知;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因此,好的做法继续坚持,有问题的加以改正。
三、案例示范
“给定资料4”中列举了基层一线出现的“不见面办公”与“不见面治理”工作方式,请对此进行比较分析。(10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篇幅250字左右。
(1)审题
找点思路【回到给定资料4找到不见面办公和不见面治理,梳理与之有关的要点,包括(背景、原因、做法、影响等,有什么写什么),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答案书写【结论+分析+总结提对策】
(2)析点:
围绕不见面办公和不见面治理回到材料中找寻要点【侧重出题人的情感倾向和与之有关的要点(做法、结果、背景等)】
不见面办公:
主体——S市J区人才服务中心
处境——疫情让社会运转的许多环节暂时停摆,群众特殊情况;疫情风控管理
做法——对外服务窗口全面转为居家办公,通过电子邮件,QQ业务群等线上服务方式受理相关业务,依据申办人员的实际情况,开通绿色通道,通过“不见面办公”
结果——解除了服务对象无法到现场提交个人申请的困局;受到群众一致称赞
不见面治理:
做法——现在村里有事一般都在群里通知,不需要村干部和群众“见面”了
作用——提高了效率,也便捷了群众
问题——1、忽视老年人,微信群常出现通知不到位;2、不符合实际;3、干部不跟群众见面,安排工作微信吼吼,处理事情电话问问
对策——“上网”不能代替“下基层”方式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加工: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逻辑思路罗列。
结论——不见面办公是为民服务的新举措,不见面治理脱离了群众,比较可知,不见面办公更可取
分析——二者都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对政府工作方式的创新,却极不相同。“不见面办公”是疫情背景下,将对外服务窗口转为居家办公,通过线上服务方式为群众办理业务,并根据申办人员实际情况开通绿色通道,为群众解决了难题,受到群众一致称赞,其本质是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不见面治理”是指部分基层干部不跟群众见面,而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处理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存在服务人群不全面、群众问题难解决等问题,深受群众诟病,其本质是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
总结、对策——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解决群众问题,也不能让“上网”代替“下基层”方式,要深入群众以民为本
(4)书写:
不见面办公更得民心,不见面治理用上网代替下基层,不值得提倡。
二者都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对政府工作方式的创新,却极不相同。“不见面办公”是疫情背景下,将对外服务窗口转为居家办公,通过线上服务方式为群众办理业务,并根据申办人员实际情况开通绿色通道,为群众解决了难题,受到群众一致称赞,其本质是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不见面治理”是指部分基层干部不跟群众见面,而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处理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存在服务人群不全面、群众问题难解决等问题,深受群众诟病,其本质是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
因此,信息时代下要利用新技术提高办事效率,但更要牢记为民初心,切忌脱离群众。
申论综合分析题特点和解题思路分析
关于申论中的综合分析题型,从近几年的考查来看,综合分析题目出现频率在变高,是一个重点考查的题型,更是一个重点测查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它所考查的是我们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从题型特征、解题思路这两部分来看,到底如何做好综合分析这种题型。
一、出题方式
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类型:
(一)评论型分析:
结合给定资料4~5,谈谈你对企业发展速度的认识。(20分)
要求:
(1)分析透彻,表达准确;
(2)不超过300字。
(二)解释型分析:
给定资料2”中提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用成为每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
(1)分析透彻,表达准确;
(2)不超过200字。
(三)启示分析:
请根据给定资料5,谈谈所反映的丹麦发展模式对我国的绿色发展有哪些可供借鉴之处。
二、解题思路
(一)解释分析:
分析对象:材料中一句话、一个词
出题特点:谈谈对一句话的理解、解释、含义、意思;分析某句话
思路:
1、解释含义:重点关注出处句前后的句子,不要主观臆断。
2、多角度分析:围绕与题干句子相关的“问题、原因、影响、重要性”等内容。当然,具体分析哪部分看材料。
3、得出结论:看看材料最后有无总结性句子,或针对问题提对策。
(二)启示分析:
分析对象:某人、某地、某国的做法
出题特点:启示、经验、借鉴、教训
思路:
1、总括句(启示如下:)
2、具体启示(具体呈现要点是措施)
(三)评论分析:
分析对象:观点/现象/问题
出题特点:看法、评论、评价、评析
思路:
1、表态/亮明观点
2、多角度分析
3、总结/结论
不同的考试对综合分析考查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高效的备考必然要以考情为指引,对一个词或一句话地理解为考查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大练习的比重,核心把握出现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申论综合分析题点睛:打破惯性思维
对于申论备考的考生来说,综合分析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无论是从出题的形式上还是题目的难度上,都是具备一定的难度的,很多考生拿到题目后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虽然近年来各大考试该题型的考频有所降低,但从该题型中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其他题型中的重点并未转移,因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今天就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分析:
一、从大纲来看
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角度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整体来看:
1、内容、观点或问题:指分析对象,即问题题目所要求谈论的核心话题,(常见于:词、句子、现象、政府举措、观点等等)
2、分析和归纳:
分析——深入理解挖掘分析对象的本质涵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归纳——对要点进行整理,理清要点呈现逻辑。(重点是要点呈现,要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不能特别散)
3、多角度地思考:对材料的内容要全面看待,找点方向要齐全,具备综合全面的知识思维。(更加强调多角度,和分析有相似之处,重点测查更加要全面,要点都要找到)
4、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即观点,依据材料内容、客观实际、政府角度,生活常识等等给出合理的结论。
二、从命题方式看
A.对与词的分析
“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不仅仅是为乡村群众唱几场戏,更重要的是要'种戏'。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对“种戏”的理解。(15分)【2021年国考市地】
B.对于句子的分析
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对“现在撤掉的是'眼中的柜台',但我们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上下功夫”这句话的理解。(15分)【2022年国考行政执法】
C.对于观点的分析
给定资料5中,W认为,“'收缩'至少不是一个贬义词”。请结合给定资料4、5,对这一说法进行分析。(15分)【2018年吉林甲】
D.对于政府举措的分析
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你对Q县干部直播带货的认识。(20分)【2020年山东B】
E.对于热点现象的分析
给定资料5提到“报复性熬夜”这一现象,请你结合给定资料4、5,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15分)【2019年吉林乙】
整体来看:
1、考查频率:不管是国考还是地方省考,综合分析测查频率较高。因此属于必备考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2、分值:10分-30分都有,但总体上通常15分-20分居多。因此分值占比相对较高。
3、分析对象多元:综合分析题目的对象多元,有“词、句子、政府举措、社会现象、观点”等分析对象,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4、发展趋势:分析对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量越来越大,包含的意义越来越多。因此要重点注意在对题干初步理解上展开有效分析。
三、到底怎么做
1、阅读题干,确定分析对象(词、句、现象、做法举措等)
2、围绕分析对象,初步展开分析(根据自身理解,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重点关注1:审题中内容——基本理解、基本判断;轻形式——不说题型;
重点关注2:审题要把握度——要有自己的理解,但要避免过度拔高
重点关注3:得出找点方向——明确回到材料中找点的基本重点和目标;
3、带着分析方向,到材料中找点
4、将所有的要点按照逻辑,书写呈现答案(依据题干逻辑或材料逻辑)
万变不离其宗,虽然综合分析难度较大,但该题型的整体作答考生只需牢记其本质上是深度概括,只把需要的相关内容整合到一起,按一定的逻辑呈现即可。除此之外,该题型的逻辑和考生后续的作文分论点书写具备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掌握该题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