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基础题型—归纳概括题准确作答诀窍
2023-03-27 15:19
来源:政华公考

申论基础题型—归纳概括题准确作答诀窍

归纳概括题的作答之道

归纳概括题是申论中最基础的题型,一般将其称之为一种“单纯”的题型,因为相对于综合分析之类不告知要素的“狡诈”而言,归纳概括虽然一直在变,但始终会告知找寻的对象。这即是其单纯之处。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在短暂时间准确、全面、条理地把材料的内容要点予以梳理并书写出来,这就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接下来就带大家来学习一下归纳概括题应该怎么做。

第一步,审题。审题需要辨题型,辨对象,辨要求。辨题型:归纳概括一般要求归纳、概括单一要素辨对象:对象稳中求变,在常规要素问题原因做法影响上变化辨要求:常规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

第二步,找点。遵循“问什么答什么”,“答案全在材料中”原则。一方面需要看清楚问题再看材料,更能提高效率。一方面尽可能用材料作答。用材料作答需要注意两点:1.可以直接抄的。寻找规范,具有总结性质的答案。但是如果直接照搬全抄则会超字数,导致写不全要点,因此需要在抄的过程中,用“去掉修饰词”,“动宾结合”,“等前可以不用写”等方法简化后再抄。2.转换规范表述再抄。材料中有部分语言是大白话表述,或者过于啰唆,需要用申论规范语言转换。规范语言的表述是需要在做题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所以需要大家多做题,多积累,准备好自己的申论小本子。

第三步,加工。在找点过程中,需要做到划词不划句,这就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字数加工。除此之外,在材料逻辑明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合并。但是此处注意,尽量减少大拆大合,否则可能会吞点、漏点。

第四步,书写。书写的过程中。1.总分结构,实括或者虚括。在材料中有总结段落,且总结段落有答案时,我们可以用总结的答案作为总括句。除此之外,无须自己概述所有要点在第一列,占字数不说,考官也不会重复给分。2.要点前置。一般按照“前置词+要点扩展”的形式展开。3.篇幅合理。重点突出,字数分布合理。4.卷面整洁。标注清楚序号,减少卷面的乱涂乱画。

不可否认,归纳概括是申论中较为容易的题型。但是也不容同学们小觑,因为归纳概括也是所有题型的重要基础。唯有不断练习,勤能补拙,最终才会提高归纳概括能力,为申论高分打好基础。

 

申论归纳概括题的核心拿分点

归纳概括是申论考试中较为基础的一类题型,核心得分点在于要点全面、表达准确、条理清晰、有概括性。依据踩点给分的原则,要点齐全不遗漏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可通过适当归类合并,提炼总括句体现条理性实现提升。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审题细致

问什么答什么是申论作答核心,尤其近年来,无论国考还是省考在题干上出现“设置门槛”的趋势,即在作答任务上增加一些概念性的障碍,比如概括在人才的政治引领方面的主要举措、概括如何当好基层绣花针、概括为什么被称为山的主人等,再比如河南省考中概括通过放管服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情况、概括路径选择的不同之处、概括政府和企业做了哪些努力让德国制造成为精品代名词等。因此,审题务必细致,关键表述准确、透彻理解,这样才能明确答点方向,符合题干问法。

2.找点全面

考试时间有限,找点要又快又准又全,注意要时刻联系题干作答任务,目标明确,同时注意关注要点词问题词、原因词、影响词、做法等、关联词并列连词是重点);核心句首句、尾句、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段主旨);段落间逻辑关系总分结构、并列结构

1观点型材料/表述规范材料/高端词——尽量采用材料的关键词表述,尽可能多地体现材料词汇,注意在不改变材料思想的前提下修饰词尽量删减

2案例型材料/表述不规范/口语化——注意概括提炼,结合材料高端词、自身积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表述,简洁精炼符合材料思想呈现要点

3把握材料逻辑——宏观把握材料,梳理清楚材料层次,提炼总括句。一要注重对段落内部及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的划分,二要关注并列结构,并列内容同等重要,利于找全要点三要关注段落内部及段落间总分结构,由“总”提炼总括句四要关注高频词,高频词往往为文段核心话题,提炼前置该关键词可以作为总括句。

3.要点呈现清晰

1必须运用序数词分条罗列

2一方面材料逻辑一般较为清晰,不建议打乱重组,特别明显同类的可适当合并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对材料层次的划分将要点归类,以总分结构呈现

3总括句能写尽量书写,尤其要求有概括性、恰当提炼,或者归类后一条要点中信息较多时,总括句建议书写,若要点本身较为精炼,概括性强,直接呈现即可。

 

申论归纳概括题的语言加工和逻辑加工

在申论归纳概括作答中,很多考生存在如下困惑:材料也能找到与作答对象相关的表述,但是在答题时又发觉不能作为要点直接呈现,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在于部分考生加工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将从语言加工和逻辑加工两个方面助力各位考生乘风破浪。

一、语言加工:规范、简洁

规范化:申论中,部分材料语言较为口语化,在材料表达不规范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抄下来的,通常要将其转化为书面表达。比如,题干让我们概括的是老马是如何当好基层的绣花针的,材料中有句话是“老马笑着掏出笔和本……”很明显这句话是一个做法的出处句,但由于表述不是很规范,不能直接抄,所以把它变成规范表述即为“坚持做工作笔记”。

简洁化:即去掉一些形容词修饰词等一些不重要的定语,多呈现要点的关键词。作答字数有限,必然要求我们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有限字数内通过简洁化处理全面呈现要点。比如,有一题让考生概括地方政府环保执法存在的问题,材料中描述道,“环保的法律法规覆盖范围比较广,但从微观方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社区的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又如近几年群众反映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环保部门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处于两难境地,管,没有法律依据,不管,确实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段材料描述比较多,需要将这段材料信息精简概括成两句话即可,即为“法律法规规定宽泛,缺乏法律依据。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关于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及养殖污染问题,在法律上没有充分明确,影响环保执法质量。”

二、逻辑加工:总分形式、分条呈现

首先,尽量呈现总分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在呈现具体要点前,最好有一个前置词。那么如何找到前置表述呢一方面,考生可重点考虑材料中的高档词汇、权威表述、高频词等,往往可提取作为前置词使用另一方面,考生也可思考整条要点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表述是什么,提取放在要点最前面即可。

再次,从外在呈现而言,最好标记序号,分条呈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一、二、三”,“1、2、3”都可以。

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非一日之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实践总结才能真正掌握。以上分享的两个加工技巧,希望考生们能熟练加以应用。

 

归纳概括之概括问题

归纳概括题型为申论5大题型中的最基础的一种题型,其考察的是大纲中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国考副省的申论大纲为例,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描述为“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从中可以发现,归纳概括题型需要考生把握并理解材料大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提炼揭示出材料中的本质,即归纳概括出所需要点。同时,以小见大,申论5大题型本身就是依托材料做题,因此,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能力,只有掌握好这种能力,后续的其他题型才能精准把握。

这就奠定了归纳概括题型在5大题型中的地位——基础题型,由此可得到两个信息:其一是归纳概括题难度相较而言较小,其二是本题一旦掌握好了,其他题型的难度就会进一步降低了。

而今天,给大家普及到的则是归纳概括题中概括问题的相应方法。概括问题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摘抄,二是推导。下面进行一一的介绍。

摘抄

“天下文章一大抄”,申论做题需要紧扣资料,更是如此。概括问题,问题是负面的,消极的,不好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材料中勾画带有贬义描述的词语,将其作为答案呈现,这就是摘抄。

注意,如果材料用词规范,尽可能用材料原词进行呈现。“陕西推进全域旅游的同时,一大批相关项目竞相上马,特色小镇的概念还未理解透彻,单一的历史文化、风情民俗已经蜂拥而至,把特色小镇变成了旅游小镇”。这句话中,负面词语有:“竞相上马,未理解透彻、单一”等,同时用词规范,可直接摘抄核心问题词,答案呈现为:“竞相上马相关项目,未理解透彻小镇概念,历史文化、风情民俗单一,变成旅游小镇”。

如果材料中的问题描述较为啰嗦,不能直接摘抄,则需要概括性的抄写。“现代化设备的使用虽然提高了生产率,却让瓷器没有了‘窑变’的惊喜,所有的制成品失去了灵魂”。这句话中,“没有窑变惊喜、失去灵魂”是问题,但是不能直接作为答案呈现,其描述具有比喻性质,不够直接。需要提炼本质,概括性的写,“窑变、灵魂”指的是这个产品的独特之处,是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地方,但现在没有了,就和其他产品别无二致了。因此,答案可呈现为:“产品趋同”。

如果材料是以数据性资料呈现,数字本身在概括题中不重要,需要通过数字的对比提炼得出要点。“中国目前约有2500个智库,大都具有官方或半官方背景,民间智库所占比例不到5%”。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两个数据“2500、5%”,通过对数据的比对,可以发现民间智库数量只有125个,同时,占比不到也提示,占比低。因此,答案可提炼概括为:“民间智库数量少、占比低”。

推导

顾名思义,材料中可能没有直接呈现问题,而是借他人或他物进行比较或述说,侧面烘托主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像侦探一样,抓住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进行推导。常见的有对策反推问题,比较推出问题。

如果是对策反推问题,需要注意,只能用他人给的建议进行反推,如果是主题本身已经实施过的,或者已经着手准备解决的,就不算其问题了。如“专家甲认为,C古镇旅游要和周边的旅游整合起来,打陶瓷耀州窑这张牌,就必须和H镇联系起来,不能把二者孤立起来,它俩一个是前期的中心,一个是后期的中心,要让它们成为一个有机体,要互补”。这句话中,“要整合、联系、有机互补,不能孤立”是甲的建议,说明C古镇可能没这么去做,因此得出问题:“未整合联系,有机互补,孤立存在”。

如果是通过比较推出问题,需要注意两者比较的地方所在,将两者比较的核心提炼出来,用负面词语描述即可。“官方和半官方智库由于拥有政府资源的优势,短期内依然是决策咨询的主要力量”。这句话中的核心是“政府资源优势”,说明民间智库的问题为:“不具有政府资源优势”。又如“一般社会大众,包括民间企业,都习惯性的认为官方或半官方智库更具有权威性”。这句话的核心是“人民认为官方具有权威性”,换句话说,是他们认为民间智库不具有权威性。因此答案呈现为:“民间智库权威性受质疑”。

归纳概括题型是所有题型中的基石,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此类题型,但同时,也要认清,很少有人能在此类题型得满分,因此同学们也不要过于钻牛角尖,争取此类题型得八成的分值即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希望同学们能扎扎实实复习方法技巧,通过练习题目验证掌握情况,必能收获满满!


申论归纳概括题解题三大技巧

归纳概括要想获得高分,就要抓住三个高分技巧“准确”“全面”“精炼”。

接下来就使用国考申论试题节选为例,简要概括材料中的“成绩”。

材料:“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智能制造政策框架体系,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和核心技术突破初见成效,龙头企业智能化转型和区域集聚加快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可以说,在以智能制造为重心的方略下,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但仍面临问题和不足:智能制造的基础有待夯实,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基础性关键环境要素的建设滞后于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其中,智能制造装备缺“核”少“芯”问题最为突出,核心控制技术依赖进口,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核心产业研发投入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这导致了我市智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示范引领有待加强、智能制造标准指数缺位、国际技术合作服务乏力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准确”也就是要点定位选取要准确,符合题干的问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案例中让我们概括“成绩”,即回到材料中寻找一些“好的结果”,根据积极影响词来锁定要点。根据关键词“形成了”、“稳步推进”、“初见成效”、“加快形成”、驶入“快车道”、“初步形成”可以定位要点。材料前半部分都在强调成绩,都属于可写范围,且中间出现总结词“可以说”,说明之后的“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为最核心成绩,其余要点为具体表现。要想做到准确,我们要在题干部分审清楚思路,明确找点方向,最后通过一些标志词定位出要点所在。

“全面”是指在呈现答案时,尽量将所有要点都呈现出来。在实际考试中,很多考生为了节省字数,通常只写核心要点,即在答案呈现时只写“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其他要点通通省略。这种写法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知晓考官评分标准中,具体成绩是否有相应分值,因此将所有关键点写全是万全之策。

但是,如果不加以提炼,直接照抄原文,的确会出现超字数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的同时,还要做到“精炼”。为了保证用最少的字数呈现最多的要点,在写答案时,一定要精炼,把要点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即可,一些修饰性的内容通通去掉。如“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智能制造政策框架体系”经过整合精炼,提取关键词,即“形成政策体系”。因此,经过整体提炼,最后呈现出答案:“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形成政策体系、示范工作推进、创新平台和核心技术见成效、龙头企业转型和积聚形成,产业发展快。”

最后,只要大家真正做到“准确”“全面”“精炼”,那么归纳概括题拿到高分的目标就近在咫尺了。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