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巧解削弱加强题型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认识“求异”巧解削弱加强
可能性推理在国省考行测中一直都是重难点,其中的削弱加强型题目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削弱加强型题目中经常会存在论证模型,一旦我们熟练掌握常考论证模型及其对应的削弱加强方式,便可以更巧妙快速地解决这些题目。今天政华公考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削弱加强型题目常考的一个论证模型:求异论证。
求异论证是根据两组对象的差异,得出因果关系的论证方式。如:有两个实验大棚种有相同数量的黄瓜苗,其中一个施加镁盐,另一个不加,结果加入镁盐的产量比不加镁盐的产量高,于是就得出镁盐可以提高黄瓜产量。
求异论证常见的削弱和加强方式:
削弱:1.两组(类)对象有其他不同(本质不同)属性。2.因果倒置。
加强:1.两组(类)对象有其他相同(本质相同)属性。2.解释因果。
具体怎样运用呢?我们结合题目来具体分析一下。
例题:有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这一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以上结论?( )
A.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在实验前是相当的
B.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C.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
D.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答案】A【解析】题干通过一组对比实验,服用阿司匹林者比不服用者出现皱纹较晚且皮肤更光滑,于是就得出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
A项,说明两组实验者实验前的眼角皮肤是相当的,属于对照实验的一个必要条件,加强了实验的科学性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
B项,人数相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题干,但并非必须要求的,属于非本质相同,故加强程度不及A。
C项,第一组服用量较大,但不清楚阿司匹林的价格,为不明确项起不到加强的作用。
D项,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与题干与论述无关。
故本题选A。
行测考试中比较常见的是确保实验前对象的基本情况是一样的,此题就是让甲和乙实验前眼角皮肤相当来进行加强。
求异论证是省考中常考的论证模型之一,相信大家已经对这个论证模型有了初步的了解,政华公考提醒大家,通过对于论证模型的学习,可以减少大家做题思考的时间,从而提高做题效率。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多积累一些论证模型。
行测削弱型题目:两个要点学会“另有他因”
在行测可能性推理的削弱型题中,我们常遇到一种选项,就是“另有他因”。这种选项出现频率很高,但大家会发现,有时我们选了这样的选项后,却不是正确答案。究其原因,除了涉及力度比较外,大多数同学还是没有能够区分清楚到底选项是另有他因还是无关选项,没有认清“另有他因”的本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出现了另外一个原因,就一定是另有他因吗?其实不然。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一起来学习一下。
例1:《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吃白米饭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55%。有人据此得出结论,多吃白米饭易患糖尿病。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吃白米饭多的人,其他类型食物的摄入量也高
B.遗传等其他多种因素,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答案】A【解析】题干结论:多吃白米饭易患糖尿病。A项,吃白米饭的人同时还有另一个特征:其他类型食物的摄入量也高,所以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不是吃白米饭,而是其他类型食物的摄入量高,另有他因,削弱,保留。B项,遗传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那多吃白米饭会不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呢?不清楚,无关项,不能削弱,排除。故本题选A。
【要点一】这道题的A、B两个选项都提及了其他的原因,但为什么一个是另有他因,一个是无关呢?这就涉及另有他因的第一个要点:同主体。两个原因发生在同一主体上,我们才能说结果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原因b,而是不是因为原因a。如果没有发生在同一主体上,则是无关项,不能削弱。
例2:研究显示,约20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处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捣碎植物。与此同时,人类逐渐演化形成较小的牙齿和脸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测,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的变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观点?( )
A.200万年前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加速了人类脸型的变化
B.在利用石器处理食物后,越来越多的食物经过了程度更高的处理,变得易于咀嚼
【答案】A【解析】题干结论:在200万年前,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的变化。A项,在200万年前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加速了人类脸型的变化。说明人类脸型的变化可能不是因为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而是因为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另有他因,削弱,保留。B选项,说明利用石器处理食物使得食物变得易于咀嚼,进而导致人类脸型发生变化,加强了题干观点,排除。故本题选A。
【要点二】题干和A选项都提及200万年前这一时期。两个原因发生在同一时期,我们才能说结果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原因b,而不是因为原因a。如果没有发生在同一时期,则是无关项,不能削弱。
通过这两道题希望大家以后在看到另有他因的时候,能够准确识别。切记,满足“同主体”或“同时期”的才是“另有他因”。
行测削弱加强型如何避免掉入“无关项”的坑
削弱型、加强型是可能性推理中的高频考点,但是,在实际考试答题过程中,你是否经常掉入一些看似与题目有关,但实际上与题目的讨论内容并无关联的选项“坑”中呢?对于这类迷惑性较大的选项,需要我们去重点关注,那么考试中如何独具慧眼,去识别出这些隐藏在削弱项和加强项中的无关项呢?接下政华公考带大家了解两类典型无关项吧!
一、题干讨论话题A,选项讨论话题B的无关项
例题1:熊蜂是一类多食性昆虫,与蜜蜂相比,熊蜂体型更大且多毛,颜色各异,大多有着经典的黄黑条纹,黑身红尾。人们发现,由于密集管理型农业系统的推广,熊蜂在这些地区开始衰落,有的种类已近灭绝。相对而言,普通蜜蜂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因此相比普通蜜蜂,农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熊蜂的生存威胁更大。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
A.蜜蜂采食会派出“侦察员”,回来后通过一种“摆动舞”告知蜂群食源在哪里,而熊蜂不会舞蹈,因此大多独自采食
B.蜜蜂会在蜂巢内贮藏大量食物,熊蜂的蜂巢储存食物量极少,一旦出现食物短缺,熊蜂就会处于劣势
C.蜜蜂属于大型化社群,而熊蜂属于小型化社群,这会导致基因分异度降低,更易受到寄生虫感染而大量死亡
D.密集型农田往往种植单一植物,如果植物不是处于花期,熊蜂就会因无法如蜜蜂般进行远距离飞行而岌岌可危
【答案】D【解析】题干结论:相比普通蜜蜂,农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熊蜂的生存威胁更大。A项,指出蜜蜂之间会通过舞蹈交流食源在哪里,而熊蜂大多独自采食,与农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熊蜂的影响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B项,指出蜜蜂会在蜂巢内储存大量食物而熊蜂储存食物量极少,与农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熊蜂的影响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C项,指出熊蜂更容易受到寄生虫感染而大量死亡,与农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熊蜂的影响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D项,指出密集型农田往往种植单一植物,当这种植物不处于花期,普通蜜蜂可以远距离飞行觅食,而熊蜂不能远距离飞行,因此密集型农田会使熊蜂缺少食物从而威胁熊蜂的生存,支持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D。
二、题干讨论A导致B,选项讨论A导致C的无关项
例题2:在一项实验中,让80名焦虑程度不同的女性完成同样的字母识别任务,同时在她们头上放置电极,观察大脑活动。结果表明,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务时脑电活动更复杂,更容易出错。实验者由此得出结论: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
A.焦虑程度高的女性与其他女性相比在实验前对任务不熟悉
B.女性焦虑时,大脑会受到各种思绪的干扰而无法专注
C.女性焦虑容易引起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等心理问题
D.有研究显示,焦虑和大脑反应错误率是正相关的
【答案】A【解析】题干结论: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也就是说A(女性焦虑)导致B(完成任务的质量)。A项,说明实验初始设置有问题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差异,削弱了题干结论。B项,指出女性焦虑时,大脑无法专注,于是影响了任务完成的质量,加强了题干结论。C项,女性焦虑(A)引起心理问题(C),但是题干论述的是A(女性焦虑)导致B(完成任务的质量),B和C不是一回事,属于无关项。D项,焦虑和大脑反应错误率是正相关的,加强了题干结论。综上选A。
通过上边两道例题,我们已经了解了无关项的两种比较典型的类型:一种是题干讨论话题A选项,讨论话题B的无关项;另一种是题干讨论A导致B,选项讨论A导致C的无关项。那么只有这两种类型吗?当然不是,要想避免掉入无关项的坑,只靠一招一式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长期系统的学习哟!
行测判断推理:推理规则牢记住,综合推理拨迷雾
综合推理是行测判断推理必然性推理考查中的重点题型,这类题型的题干中常会出现多类命题,综合考查考生对各类命题推理规则的熟练运用。当题干中的条件比较复杂,尤其是所给假言命题的前件或后件为联言命题或选言命题时,考生们的正确率往往不高。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先看下面这道例题:
例题: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并且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那么蔬菜的供应将大幅增加;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蔬菜供应将大幅增加,那么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将没有保障;如果蔬菜供应大幅增加,那么或者农民增收,或者社会福利增加。而事实上,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获得了保障。
由此可见:( )
A.农民增收了
B.社会福利增加了
C.民众的消费心理没有发生变化
D.民众的消费心理变化了
【答案】C【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并且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蔬菜的供应将大幅增加;②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蔬菜供应将大幅增加⇒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将没有保障;③蔬菜供应大幅增加⇒或者农民增收,或者社会福利增加。由城市居民最低生活获得了保障,结合②可以推出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并且蔬菜供应没有大幅增加。再结合①,蔬菜供应没有大幅增加可推出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民众消费心理没有变化。而前面已推出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则民众消费心理一定没有变化,C项正确,D项错误,排除。根据蔬菜供应将大幅增加为假,否定了③的前件,得不到A项农民增收或者B项社会福利增加,A、B两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拨】根据已知条件,结合②不难得到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且蔬菜供应不会大幅增加,结合①p(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且q(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r(蔬菜的供应将大幅增加),由r(蔬菜的供应将大幅增加)为假,可得“p(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且q(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为假。又知p(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为真,则q(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为假。这里应用了联言命题推理规则,p且q为假,补充p(q)为真,则q(p)为假,从而选出C。
通过这道题,我们发现综合推理中如遇假言命题的前件或后件为联言命题或选言命题,需要综合运用这三类命题的推理规则。下表总结了综合推理中可能出现的前件或后件为联言命题或选言命题的四种假言命题的情况,以及相应的推理规则,同学们要牢记并且多加练习,才能拨开重重迷雾,提高正确率。
行测削弱加强型如何解?——捋清因果关系
行测考试中,可能性推理部分有一种常考的基本题型——削弱加强型题目。对于这类题型,很多同学刚开始拿到这类题目的时候会不知道从何下手。今天,政华公考带你一起看看怎么快速解决这类题目。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下削弱加强型题目。这类题目的题干会给出一个观点,考生需要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能削弱/加强或者最不能削弱/加强观点的选项。削弱加强型题目的问法一般会出现“削弱”“反驳”“加强”“支持”等字眼,比如下面几种问法:
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反驳上述结论?
③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④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无法加强研究者的观点?
那该如何解决削弱加强型题目呢?政华公考通过对历年题目的分析,发现此类题目中大多数是因果关系的分析论证。因此,要想快速解决题目,就要学习如何梳理出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筛选,快速锁定答案。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例1:有人认为很多人长得胖,是因为他们吃的多。以下选项如果为真,哪些能够加强上述观点?哪些能够削弱上述观点?( )
A.吃得多容易营养过剩,导致脂肪在体内蓄积,从而引发肥胖
B.肥胖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从而引发一些慢性疾病
C.正是因为长得胖,所以腹部脂肪会产生一种被称为饥饿荷尔蒙的“神经肽y”,从而增进人们的食欲,导致吃得多
D.王刚增加饭量后,他的体重也开始增加,离标准值越来越远
E.这些人长得胖是因为他们父母都属于肥胖人群
F.吃得多引起胃膨胀,会使心脏横膈上移,影响肠胃和心脏功能
【解析】第一步,找到题干中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题干中的因果关系为:“果”是长得胖,并推测“因”是吃得多。
第二步,对比筛选答案。
A项,解释了吃得多是如何导致肥胖的,说明吃得多确实是长得胖的原因,加强了题干观点。
B项,指出长得胖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引发慢性疾病,但没有说明长得胖与吃得多有无因果关系,与题干观点无关。
C项,指出正是因为长得胖,所以才吃得多,即长得胖是吃得多的原因,证明题干颠倒了吃得多和长得胖的因果关系,削弱题干观点。
D项,指出王刚增加饭量后,就发胖了,是以王刚的例子说明吃的多确实会引起肥胖,加强题干观点。
E项,指出这些人长得胖的原因是遗传父母的胖,而非吃得多,削弱题干观点。
F项,指出很多人吃得多会影响肠胃和心脏功能,但不能说明吃得多是否会引发肥胖,与题干观点无关。
故能加强的选项为A、D,能削弱的选项为C、E。
相信通过上述例题的练习,同学们已经大致清楚如何通过因果关系确定选项的作用,接下来再带领同学们练习一道题:
例2:有研究小组调查显示,在封闭环境中入睡的人更容易频繁醒来,而且自我感觉睡眠质量不佳。因此,有人认为,就寝时关闭门窗将会降低睡眠质量。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研究小组调查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人
B.睡眠质量差的人更喜欢关闭门窗睡觉
C.门窗紧闭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从而影响睡眠
D.由于安全、保暖等原因,夜间开窗并不适合所有房间
【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因果关系为“因”:就寝时关闭门窗,“果”:会降低睡眠质量。A项,调查的人群是年轻人,与关闭门窗睡觉是否会降低睡眠质量无关,排除;B项,指出睡眠质量差的人更喜欢关闭门窗睡觉,说明题干结论颠倒了“就寝时关闭门窗”和“睡眠质量差”之间的因果关系,削弱了题干结论。C项,说明门窗紧闭确实会影响睡眠,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D项,说的是安全、保暖等情况,与关闭门窗是否会降低睡眠质量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排除。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