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基础知识: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点
在近几年事业单的考试中,传统节日是文史常识的常规考点。下面为大家总结传统节日的相关考点,希望大家能以点概面。
【试题】多选:以下节日是由二十四节气演变为传统节日的是( )。
A.重阳 B.清明 C.七夕 D.寒食
【答案】本题答案选B。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由节气转化为节日的是清明,所以选择B。
【考点点拨】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人文中的常考内容,在考试中可以以诗词的形式考察,也可以直接考察节日与习俗的对应,或者是在考试中进行时间排序,一般以理解性考察为主。
1.来源:
(1)反映自然变化的节气对应;
(2)历史人物、家族传承人物纪念日;
(3)农业生产物候变化。
2.名称: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
3.习俗
(1)春节: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等。
(2)元宵: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3)清明:清明是唯一上升为节日的节气。清明节气春回大地,故而有踏青春游的习俗,后因因兼具了寒食节的习俗,也有了扫墓祭祖的拜祭习俗。
(4)端午:端午节俗称“恶月恶日”,这里的“恶”初意是指仲夏炎热或湿热之毒。于是在这一天在门口挂艾叶、菖蒲、榕枝,在家饮雄黄酒、佩香囊以驱魔祛鬼,祝祷祈福。在四川、贵州一些西南地区会游百病,用散步等方式强身健体,驱除邪祟。并因相传为纪念屈原,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吃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5)七夕: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故亦称为“乞巧”。
(6)中秋: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上古秋收祭月的遗俗。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7)重阳:古时民间以“九”为至阳之数,故而九月九日称“重阳”。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希望这些对传统节庆的总结罗列能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