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积累
2022-04-08 07:18
来源:政华教育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积累

十九届六中全会知识点集锦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党的重要会议是十分重要的考点。这次十九届六中全会非常重要,而且重点特别多,在此为大家梳理其中重要的内容供大家学习。

一、四阶段主要任务、四次伟大飞跃。 

记忆要点:四阶段主要任务——救国、立国、富国、强国;

四次伟大飞跃——专制到民主,社会主义,富裕起来,强大起来。

二、五大历史意义 

记忆要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进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1、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奋斗历程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告别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被压迫和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2、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级和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救国富强的道路,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这些运动都失败了,只有共产党开创的道路取得了成功。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3、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科学性即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运动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和发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基本特点之一。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开放性和时代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产生新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发展。

4、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没有走历史上一些国家依靠侵略和扩张来实现发展的老路,而是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5、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于“四阶段主要任务、四次伟大飞跃”、“五大历史意义”,这些知识要点各位学员要记住,经常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更能帮助学员增强记忆,为自己的公务员的备考多一份信心。

 

行测常识判断之政治知识

常识判断经常测查政治常识,而政治常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等等。整体来看,考察涉及范围较广,难度系数较大。以下为大家介绍常识判断板块,政治常识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史(1921-1949)。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4)

1.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同年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任书记。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会议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3.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1923年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

5.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

6.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等文件,选举了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共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

三、土地革命(1927-1937)

7.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陈独秀中共中央局书记职务,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8.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由瞿秋白主持。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9.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瓦窑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等十余人。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四、全面抗战(1937-1945)

11.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

12.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五、解放战争(1946-1949)

13.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会议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并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七届二中全会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14.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会议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定了总原则。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细节补充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在1921年7月31日,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提高了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认识,明确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宣言明确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势力和民主主义的革命势力合同动作,才能使真正的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本次大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表明了共产党已经接受了列宁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理论,并将这一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实际初步结合起来,为党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基础。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正式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进行和发展国民革命运动,为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策略上的重要准备。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随后创办黄埔军校,组建革命军队。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领导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北洋军阀三派力量:一是直系军阀吴佩孚,二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三是直系军阀孙传芳。而共产党的主要阵地是位于南方,占领上海、收回汉口和九江的租界、以及开展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土地革命战争,发生在1927年8月—1937年期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在此期间发生的主要事件有:

1、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本次会议中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3、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4、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六届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制定了正确的策略。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同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国民党曾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两党关系始终没有破裂,统一战线得到维持,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二次国共合作结束。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共755人,其中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党121万名党员。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

1、辽沈战役

战略决战的序幕是在山东战场上揭开的,这就是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的济南战役。11月9日,锦西、葫芦岛的国民党军队随杜聿明从海上逃跑,象征着东北全境解放。辽沈战役的胜利,空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

2、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国民党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3、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刷题巩固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

C.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

A项错误,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包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本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D项正确,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故正确答案为D。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