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积累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2、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3、汉朝时期的外交
西汉建国时,北方即面临匈奴威胁。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历经磨难抵达大月氏。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开凿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而在西汉末年,随着中原势力衰败,在面对强大的匈奴,我们只能和亲来维护本国势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在后来的东汉时期,我们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再走丝绸之路,这就是班超。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4、唐朝时期的外交
唐朝时期,佛教文化慢慢盛行,这得益于一个人就是玄奘。他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贞观元年玄奘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后玄奘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为我们唐朝的佛教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还得益于我们其他的外交,如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当然,在唐朝我们还需要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国外,对于发扬文化起到重要的要数鉴真和尚。鉴真和尚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5、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虽有阻扰,但是还是迅速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刊出一期由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7、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建立。1920年10月,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北方最早的党组织。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大会决定,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
8、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并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分析了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
9、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参加了大会。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0、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毛泽东在1928年10月和11月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1930年1月,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第一次指明了党的工作要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这样,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明确观念。
11、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力量解决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会议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2、近代中国(1840-194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3、过渡时期(1949-1956)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81)
1965年9月,党的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5、改革开放后(1981-2017)
1981年召开的十一届六届的党代会指出我国主要矛盾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6、新时代(2017-)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界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客观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具有重大意义。
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改变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7、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党的远大理想或者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
20、党的共同理想或者政治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党的最大威胁:腐败
23、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基本路线。而党的基本路线指的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概括起来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4、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是实质和核心,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验证条件和目的。
25、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6、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党执纪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8、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9、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0、自治地方: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没有自治乡,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
31、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含法院、检察院和监察委。
32、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必须由民族自治地方的本民族公民担任,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者副主任至少有一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本民族公民担任。
33、自治权: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法制定自治法规,自治区的自治法规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3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独创制度,该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依法自己处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相信在国家统一领导下,56个民族会朝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而携手并进。
35、"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36、“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37、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
38、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培育民族自尊心,“四个自信”充分展示了党应具备的信念,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守自身信念,积极创建美好生活。
39、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40、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日期为公历2018年9月2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
41、农民是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42、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43、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于11月20日发布批复文件,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为"中国医师节"。
44、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中国医师节"的各项活动,激励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
45、国家设立"中国医师节",对于加强医师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地改善医患关系,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46、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加紧就边界地区信任和裁军问题举行谈判。由于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该机制被贯以"上海五国"称谓。
47、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国"成员国元首和乌总统在上海举行会晤,签署联合声明,吸收乌加入"上海五国"机制。15日,六国元首共同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宣告诞生。
48、青岛峰会是上合组织第十八次峰会。
49、2017年第十七次峰会接纳印度、巴基斯坦为正式成员国。
50、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 for Asia),又称为亚洲论坛、亚洲博鳌论坛,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2001年2月27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知识之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被称为“天空的立法者”,是近代天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其发现的开普勒三大定律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是科技常识中的重要内容。开普勒三大定律作为考点,经常出现在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等考试的常识题目中,因其涉及“椭圆”、“焦点”、“常数”、“半长轴”等数学概念,比较复杂,所以遇到题目的时候较棘手。在此,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大家讲解开普勒三大定律的具体内容:
开普勒三大定律是开普勒在著名天文学家第谷遗留下来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
一、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1、椭圆是平面内到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p的轨迹,f1、f2称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如图所示)
2、常数是指固定不变的数字,即f1p与f2p的和固定不变。
3、太阳位于f1或f2这两个焦点中的任意一个焦点上。
4、开普勒第一定律又叫轨道定律,题干中如果出现轨道定律,要清楚其考查内容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
二、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面积。(如图所示)
1、“任意一个行星”,是指太阳系的任意一个行星。
2、S1=S2的前提,是S1、S2必须是同一个行星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绝不能用不同的天体相同时间内的运行面积进行比较,例如S1是木星运行一天扫过的面积,S2是土星运行一天扫过的面积,这样是无法进行比较的。
3、此知识点可与地理中的近日点、远日点相联系记忆,当地球或其他行星的运行面积为S1时,它处于近日点,公转速度快,时间为1月左右,而地球的运行面积S2时,它处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慢,时间为7月左右。
三、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如图所示该椭圆的半长轴为a,若某行星的绕太阳一圈的运行周期(公转周期)为T,则此定律可表示为k=a3/T2
对于这一部分知识来说,一般会以识记性的题目进行考察。
试题再现
开普勒第一定律指出( )。
A.粒子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而形成运动
B.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
C.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D.在相等的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答案】C【解析】“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此为开普勒第一定律的内容,与C选项一致,故选C。A选项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选项为开普勒第三定律;D选项为开普勒第二定律。ABD都错误,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