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知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021-11-24 01:20
来源:政华教育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认识的产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发展过程等认识论研究的全部问题当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在考试的过程中也会涉及这一知识点,重点内容是区分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方面。

一、基本内容

(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工具与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获得某种事物的认识,并非都要亲力亲为,就获得认识的途径来说,分为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前一种侧重于主体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后一种侧重于通过询问别人、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

例: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小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侧重于认识从哪儿来,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通过实践产生之后,不能停滞不前,也需要不断深化,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社会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例:天文望远镜。我们最开始研究天文使肉眼来观察的,夜观天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太阳月亮星星。后来人们发明了天文望眼镜,我们不仅看到了太阳月亮他们长什么样子,还观察到了太阳系,银河系甚至银河系以外其他星系。我们看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就是一种物质手段,推动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促使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恩格斯:人的智力是按照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小结: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侧重于认知由浅入深、从有到优,不断深化的过程。重点要把三点具体表现准确记忆,这是把题目做对的关键。

3.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目的与归宿

认识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的改造客体,更好的指导实践。

例:制定文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关键在于落实文件。

小结: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侧重于学以致用,认识要回到哪里去。

4.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并非都是正确的,想要检验获得的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进行比照,才能得出结论,唯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即实践。

例:比萨斜塔实验。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下落的速度是有物体本身的重量来决定的,物体越重,下降越快,物体越轻,下降越慢。但是伽利略认为物体下降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无关,为了验证他的观点,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扔下,二者几乎同时着地,通过实验证明了伽利略观点正确性。

小结: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侧重于检验标准。

(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特朗普让人们喝消毒水导致抗疫成果甚微。

小结: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要分两个维度去理解,考试中容易出现干扰选项。

【试题演练】(单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年均增长率稳居世界前列,高铁技术走出去,雄安新区长起来,全面深化改革搭起四梁八柱,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世界认同,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下了生动的实践注脚,这体现了:(  )。

A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A。政华解析:通过高铁技术走出去,雄安新区长起来,全面深化改革搭起四梁八柱,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世界认同等这些历史性成就,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故本题答案为A。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