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公安专业知识:带你学习各个考点
2021-11-04 07:04
来源:政华教育

公安专业知识:带你学习各个考点

【公安知识】治安行政管理权的分类及内容~

一直以来,公安专业科目让很多考生感觉比较棘手,知识点多而杂,感觉无从下手。虽然公安专业知识总体上内容确实庞杂,但针对考试本身而言,并不是特别难攻克,需要各位考生在了解考试内容后针对性的背诵和记忆,并且通过做题的方式了解考试重点内容,边做题、边记忆、边总结。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个常规考点——治安行政管理权。治安行政管理权,是公安机关的重要权力,也是考查过程中的重要考点,需要考生掌握该权力的内容以及行使该权力的具体措施。治安行政管理权包括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治安行政强制权,接下来进行一一介绍。

治安行政处置权

治安行政处置,是指公安机关在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采取的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等行为。从概念中可以总结出治安行政处置权的具体措施,即命令、禁止与取缔以及许可。

(1)命令,公安机关依法向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发出的作为、不作为和约束的指令。如民警看到歹徒持刀行凶,命令其放下凶器。

2)禁止与取缔:对违反治安管理、扰乱社会秩序、妨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宣布禁止,予以取缔。如对于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宣布禁止。

(3)许可: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示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通常是通过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公安机关向旅馆业颁发特种行业许可证。

治安监督检查权

治安监督检查,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所进行的监督检查。通过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置或制裁。发现治安隐患,要求监督对象限期整顿改正,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增强其自治、自防、自卫的能力,创造安全的生产和工作环境。

治安行政处罚权

治安行政处罚,是公安机关对于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犯罪的行为,依法实施的行政处罚。治安行政处罚是我国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如对于吸毒的违法嫌疑人行政拘留,即属于治安处罚。

治安行政强制权

治安行政强制,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实施治安行政处罚时,为达到使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或接受处罚的目的,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不服从治安行政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强制手段。治安行政强制权主要有以下几种:强制传唤、强行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的人、盘问检查等。如对于醉酒闹事的人,约束其人身自由,强制醒酒。

以上是关于治安行政管理权的具体内容,接下来通过几道题目巩固一下该知识点。
【单选】治安行政处置权是治安行政管理权中的重要权力。下列属于依法行使治安行政处置权的是:(   )

A.民警小李对违规进入一级警戒现场的李某发出命令,要求其立即离开

B.某县公安局依法对参与赌博的违法行为人张某处以行政拘留2日

C.民警小王、小李巡逻时将一形迹可疑的人员依法带至派出所进行继续盘问

D.民警老周、小张依法强制传唤江某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解析A。治安行政处置权,是指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采取的一种权力行为。治安行政处置权,通常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等多项具体权力。A项正确,民警小李命令李某立即离开警戒现场,是行使治安行政处置权中的命令。B项错误,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权之一。C项错误,盘问检查是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权之一。D项错误,强制传唤是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权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

 

公安专业科目知识点:刑事强制措施具体说明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由于和公安职业紧密相关,该法对于公安考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刑事诉讼法》的一个知识点-刑事强制措施。刑事诉讼中的 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包括 拘传、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

一、拘传: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1、对象: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决定机关:公检法

3、执行机关:公检法

4、时间要求: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两次拘传间隔一般不得少于12小时。

二、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对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 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决定机关:公检法

3、执行机关:公安机关

4、时间要求: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三、监视居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1、对象:(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2、决定机关:公检法

3、执行机关:公安机关

4、时间要求: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四、刑事拘留:指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1、对象:(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决定机关:公检

3、执行机关:公安机关

4、时间要求: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五、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1、对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2、决定机关:检法

3、执行机关:公安机关

4、时间要求:经过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从逮捕之日起2个月内侦查机关继续侦查、完善具体案件材料,并在2个月内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公安专业科目知识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包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一、忠诚

“忠诚”是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就是必须正确对待信仰,坚定理想信念,要求公安民警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这是人民警察的基本政治品质,也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它由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所构成。

对人民警察来说,判断其是否忠诚,首先要看是否忠诚于党,从根本上看他是否有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品格,是否有执法为民的自觉实践,是否有忠于法律的正义感和使命感。

二、为民

“为民”是人民警察的宗旨理念。就是必须正确对待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公安民警时刻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是人民警察使命和责任的根本归宿,也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由正确的民本理念、深厚的爱民情结构成。

“为民”:一是服从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警察要把人民摆在主体地位,切实解决为谁执法的根本问题,强化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二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因此,各项公安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惠及亿万民众的目标,增强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三、公正

“公正”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必须正确对待权力,维护执法公信力,要求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办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行为准则和执法思想核心,也是决定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法律精神,它由精湛的法律素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所构成。

四、廉洁

“廉洁”,就是清正廉明,作风正派,这是人民警察的基本操守。就是必须正确对待礼仪,恪守廉洁从警,要求公安民警时刻注意拒腐防变,在利益面前要防止心态失衡,在家人面前不能因爱生害,在社交上不能滥交朋友,在生活情趣上健康向上,在对待监督上不能忘乎所以。这是从警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它由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所构成。

“廉洁”成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既是人民警察的内在要求,也是由人民警察所处的特殊环境决定的。我们只有更加注重廉政建设,打造一支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公安队伍,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四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其中,忠诚是为民、公正、廉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是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为民是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和基石;公正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廉洁是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职业操守。

【典型例题】甲报考人民警察执法勤务类职位,在填报个人信息时,故意将入党时间提前到高中阶段,后在考察审核过程中被发现。甲的行为明显不符合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中的(   )。(单选)

A.忠诚    B.为民     C.公正    D.廉洁

【答案】A。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本题中甲弄虚作假,不讲诚实信用,明显不符合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中的忠诚。故本题选A。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