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共基础知识文化历史:法定节假日中的传统节日
最近我们迎来了清明三天小长假,很多因为疫情没有回家过年的朋友们也趁此机会回家祭祖、访亲、与朋友聚会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的习俗等也日渐简化。很多人在提到节日的时候,最先关心的就是什么节放几天假的问题,反而对于一些风俗习惯倒是变得不甚在意。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回顾一下法定节假日中一些常见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一些风俗习惯。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自2013年起法定节假日中有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五个传统节日。
1.除夕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习俗: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
相关诗作:孟浩然(唐)《除夜有怀》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2.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习俗: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饮屠苏酒、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
引申:元旦【阴历1月1日】
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它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相关诗作:王安石(宋)《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清明节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节气来讲,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小节气。
习俗:禁火寒食、扫墓踏青、插柳带花、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
相关诗作:杜牧(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引申: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
4.端午节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旧习俗,关于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习俗:悬钟道像,挂艾叶、莒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相关诗作:欧阳修(宋)《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莒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普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5.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
习俗:吃团圆饭、赏月、燃灯、观潮、赏花(桂花)、吃月饼等。
相关诗作:苏轼(宋)《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法定节假日中常见的传统节日,除此之外还有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诸多传统节日,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自行查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