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第一次是1927年八七会议之后秋收起义开始,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次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转入经济建设上来。
1.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武装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2.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指出,三大战役结束以后,敌我力量发生根本性变化,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同时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3.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