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1949年,在经历了百年的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基本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1949-1952年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之间,我们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土地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到 1952 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到此时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建国之后我们进入了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所以要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还需要一次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于是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一个独创性的发展和贡献。
二、一化三改造
1、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起来就是考生们熟悉的“一化三改造”。
2、具体步骤
(1)一化:指国家的工业化,也称社会主义工业化。早期的工业化,主要是学习苏联的方式,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后来的结果并不如人意,所以后来毛泽东在结合当时各国建设经验与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轻工业和重工业同时并举,通过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方法,加重重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三改造:
对农业:发展农业合作社,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对手工业:积极引导、典型试办。采用说服、示范、国家援助的方法,启发和帮助手工业劳动者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逐步组织起来试办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期,以利用和限制为主。 1953年开始,逐步扩大到对其他行业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采取排挤私营批发和有计划扩展加工定货的方针。在这些企业实行"四马分肥",即企业利润按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金和资方股息红利这四方进行分配。1955年8月以后,形成了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高潮。到1956年底,已实现公私合营的企业占原有私营企业数的99%。私营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已基本上不复存在。
三、重要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从而在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