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转折后是重点”真的通用吗
2021-06-01 01:14
来源:政华教育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刚刚着手复习片段阅读中的主旨类题目的时候一定听过“转折之后是重点”这句话。原本以为可以用这句“箴言”解决所有包含转折词的文段,但真正开始做题目时,却发现现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这句话也并不是所有文段都适用,那今天就来辨析一下转折文段的不同类型。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目:

【例题1】目前,涉及限购的4 6个城市已经有近6成松绑,除了明确宣布取消限购的城市外,有多地采取税费减免等方式促进楼市走量。对于调整限购的城市来说,这无疑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并对市场的供需关系造成一些影响。但也不能对此预期过高,单凭直接的针对楼市的政策很难逆转市场的供需状况,也不足以影响市场预期,因为市场矛盾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的。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越来越多的限购城市取消了限购

B.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其矛盾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C.取消限购对楼市的影响不大

D.取消限购有助于振奋市场需求

参考 解析】C。我们会发现,文段开篇向我们介绍了现在社会上的情况,即一些城市取消限购令,想要用调整城市限购来提振市场需求。接着用一个转折词引出了作者的观点“也不能对此预期过高”并说明市场是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单凭调整限购是没有办法彻底改变楼市发展的。那么我们不难理解,其实整个文段的脉络就是先介绍社会上的共识,接着用转折提出自己的真正观点。我们在概括时自然也要以作者的观点为主。C选项恰恰是对于作者观点的同义转述。A选项、D选项为转折前内容的概括,偏离文段主旨,B选项脱离文段话题可以排除。

这道题目就是运用了”转折之后是重点“,我们将其概括为适用的第一种类型:转折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再来看下一道题目:

【例题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首先保证了居民获得幸福的物质因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寿命都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获得最大的物质享受。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些都是人们保持幸福的物质保障。然而,现实情况也告诉我们,很多收入颇丰的中产阶层甚至富裕阶层还往往比工薪阶层更容易“抑郁”。这当然不是因为“有钱”让人变得不幸福,而是因为“不差钱”让物质丰富这样一个幸福增长点消失了。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中国的工薪阶层比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更幸福

B.亿万富翁多数是不幸福的

C.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它所能带来的幸福体验并不可持续

D.幸福的程度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

参考解析】C。文段首先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保持幸福的物质保障,接着用“然而”作转折,指出“‘不差钱’让物质丰富这样一个幸福增长点消失了”。由此可知,转折之后所阐述的内容其实是对于转折前观点的驳斥。换句话说,同样是在变相委婉的提出自己的观点。那么同样遵循“转折之后是重点”。C选项恰好就是对前文观点的驳斥表述,而A、B、D三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

我们把这种题目概括为适用“转折之后是重点”的第二种类型:转折之后提出对前文观点的驳斥。

以上两种类型均可适用“转折之后是重点”,那我们来看一道不一样的题目:

【例题3】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对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是围绕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B.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D.人类正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参考解析】B。文段首先指出在传统农业社会,社会财富比较恒定,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供给,而国际关系更多是围绕自然资源展开的。接着通过“然而”指出现代工商业、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也认识到建立世界秩序是实现利益的最佳途径。文段前后分别指出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财富供给方式以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想通过这两方面的变化说明社会财富如何影响国际关系的,故而文段重点需要综合概括文段前后,即B项。A、C、D为转折之前内容,非重点,不全面,排除。

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不适用“转折之后是重点”的形式,即:转折前后内容对比。

综合来看三种转折文段的区分,你学会了吗?

句子排序题没有标志怎么办?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中,会考到一两道句子排序题,这类题目虽然数量不多,但难度不低,往往是费时费力正确率还不高。其实,很多考生在做题时也掌握了一些判断的方法,比如利用首句排除、利用关联词排序等技巧解题,这些方法是解答排序题的一般思路,在应对简单题目时很好用,但遇到稍难一些的题目,只掌握这些知识显然不足以应对。所以,为了提升句子排序题的正确率,考生们还应该学会更“高端”的解题思维才能留住分数。

【例1】①加强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作战体系建设,谋求体系作战优势,已成为各国军队战斗力建设的核心

②从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作战行动基本上首先在信息网络领域展开,目的就是要削弱甚至剥夺对手的信息能力

③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具革命性的因素

④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制信息权成为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

⑤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根本的是要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化主导上来

⑥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每一次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人类基本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⑥④①② B.④⑥①③②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④②⑤③⑥①

参考解析C。观察选项,将③和④作为首句,但从首句来看难度较高,此题也没有其他比较明显的标志词,需要另辟蹊径。关注③句,提到“科学技术的革命性”,⑥句也是在说“技术革命”,③句和⑥句的话题高度一致,而且⑥句说的更为详细,则③句为引出话题,⑥句是在展开说明,所以③和⑥相连,排除A项和B项。继续观察句子内容,⑥句末尾提到“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改变”,而④句也在说明此话题,故④和⑥的话题高度相关,C项符合。故本题选C。

【例2】①为了不撞到月球表面的峭壁,“嫦娥四号”具备很高的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以便自主寻找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进行着陆

②其科学目标主要有三个,在月球背面开展天文观测与研究、月表浅层结构研究、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③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嫦娥四号”仍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但是因为“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科学目标不同,因此两者所装载的科学载荷有明显变化

④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主要有两个: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

⑤这是因为“嫦娥四号”要在凹凸不平的地方软着陆,所以需要具有比“嫦娥三号”更准确的着陆精度

⑥“嫦娥四号”的着陆方式与工作状态跟“嫦娥三号”也有很大区别。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⑥⑤① B.④⑥⑤①③②

C.③④②⑤⑥① D.③②④⑥①⑤

参考解析A。观察首句,③和④,但首句很难排除,从其他细节入手,⑤句出现“这是因为”,意为着这句话是在对某件事进行原因分析,⑤句在解释嫦娥四号需要更准确的着陆精度,与之相关的句子是⑥句,所以⑥⑤构成因果关系,排除C和D;在观察句子内容,⑥句出现“也有很大区别”,说明是第二次说明二者区别,首次说明的句子是③句,故⑥句应在③句之后,排除B项。故本题选A。

通过这两道非常规的题目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难度大的排序题,一般没有较明显的提示词,需要各位考生更加深入的去寻找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相同的话题主题,也可以是因果、总分、并列等逻辑关系。而要找到这些提示,还是需要考生们多多练习,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对这些内容更敏感。

承接叙述题多多看尾句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中,承接叙述题是一类小题型,因此容易被大家忽略,甚至直接当成主旨观点题做,导致失分。其实这类题难度并不大,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稳定这类题型正确率。首先,我们要知道辨析此类题型,这主要通过问法来辨析,一般会问“接下来作者最可能论述的/最不可能论述的”;看清题型以后,我们要分析接下来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为了保证文段的连贯性,接下来要说的其实就应该和上文话题相关,特别是要与接下来联系最为紧密的尾句相关。所以这次就主要来说说如何通过尾句来做这类题: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两道题学习一下:

1.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

A. 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

B.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利益

C. 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的事迹介绍

D. 《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

【答案】 D。参考解析:该文段脉络清晰,由转折词连接,转折之前在说大多数环境学论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认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严峻;转折之后转移话题,引出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中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为了保证下文与上文的衔接紧密,下文应继续阐述转折之后尾句提出的话题,即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中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对应答案:A、B均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话题,C以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为话题,均与文段“全球气候变暖相关观点”这一话题无关,可排除。D选项就在说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观点,且是尾句提出的新观点,因此选择D选项。

2.土地流转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在提升土地产出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商品农产品供给方面效果明显,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而出现的必然现象。当前土地流转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土地流转如何保护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二是怎样引导土地流转后经营模式在“适度”的范围。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

A. 如何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B. 土地流转如何保护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

C. 怎样引导土地流转后经营模式在“适度”的范围

D. 土地流转为何是城镇化中出现的必然现象

【答案】B。参考解析:整个文段围绕着土地流转展开论述,先是告诉我们土地流转好,是基础,是必然现象。然后给我们提了个对策,说在土地流转中有两个问题要关注,并列举了这两个问题。同样为了保持文段的紧密性,下文就该分别具体去说如何关注或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来看答案:A: 如何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这一说法过于笼统,文段明确告诉了两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优选明确选项,可排除。B:土地流转如何保护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这是上文作者提出的两个需关注的问题中其中一个,且是作者先提出的那个问题,下文可具体去阐述,保留。C:怎样引导土地流转后经营模式在“适度”的范围,同样为作者上文提出的两个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属于后提出的那一个,因此该在论述完B选项之后再论述,相对跳跃,排除。D:土地流转为何是城镇化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该选项若想讲应在文段第一句话讲完后紧接着就讲,而不会在下文出现,可排除。因此该题选B。

通过这两道题,就是希望大家在今后做承接叙述题的时候可以多看看尾句,当尾句提出新话题,新观点时,下文一般会具体阐述新话题、新观点;当尾句提出宏观对策时,下文一般具体阐述对策,而且如果同时提出多个对策,下文应先讲提出的第一个对策;当尾句提问题时,下文一般具体阐述问题或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