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中两种历史观的对立,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对立所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及缺陷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那什么是历史唯心主义呢?其实就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比如说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历史唯心主义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比如说在中国,历代王朝都推崇“圣人”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必须在圣人的教化下才知道怎样生活。再比如韩愈说:“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相生之道”,包括孔子也是如此,后人尊孔子为圣人,将中国以至世界的发展都归结于孔子个人所提出的思想。再比如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极力鼓吹“超人”哲学,认为极少数“超人”的权利和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而人民群众只不过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型的材料。以上这些观点其实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但是列宁指出,历史唯心主义之所以忽略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其阶级根源,也就是在过去的剥削阶级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时候,正是由于剥削阶级剥削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开了,而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又是对立的,剥削阶级总是享有从事脑力劳动的特权,而被剥削阶级被迫从事体力劳动,既然剥削阶级占到社会的统治地位,便自然而然的夸大脑力劳动的作用并且贬低体力劳动的作用,这就形成了我们上述看到的观点,扩张了个别人物的才智而忽略了人民群众从事物质生产的作用。
除此之外,客观讲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确实比一般的个人要大很多,所以这就误导了很多人对于历史观的正确认识,也就是说,片面的只看到了英雄人物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群众。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及合理性
同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认为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历史,就是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有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断。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理性在于,在阶级社会里,人民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而人民群众在不同阶级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而这里所说的一般的人民群众指的是被压迫的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这里说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列宁还认为,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也属于人民群众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充当革命的领导力量。但是真正推动历史发展,只有劳动人民可以实现,就像马克思所说的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辉煌的时期,之所以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因为工人农民和广大平民大众的争取换来的。
所以我们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方面原因就在于劳动群众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推动生产力水平的变革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就是劳动群众通过革命的手段反对统治阶级或是剥削阶级的统治,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不管是生产力也好还是上层建筑也好,他们的发展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论断是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