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测备考--判断推理
行测备考:图形判断中的对称轴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图形推理的规律可谓“变幻莫测”,很难再像以前一样,简单尝试几次,便能知晓规律。但是,“万物皆有源头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规律都是基本规律的延伸,而如果能够探查其延伸方向,那么再复杂的规律也能“迎刃而解”。带大家一起来看两道题目:
【例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答案:D。第一组三幅图,每幅图中的两个小图形对称轴相互垂直。第二组三幅图,每幅图两个小图形对称轴相互平行。选项中只有D项两个小图形对称轴相互平行,可选。
【例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答案:C项。前五幅图形中,后面一幅图形的对称轴由前一幅图形的对称轴逆时针旋转45度得到,可以排除B、D两项。再观察,奇数项图形的对称轴和图形中的一条线重叠。偶数项图形的对称轴经过图形的几个交点,故排除A项,选择C项。
从这两道题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规律都和对称性有关。无非是在“对称轴的方向”这一常规考点上进行了一些 “延伸”。而这点也告诉我们,其实规律在一次次考试中进行变形都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但是,大都不会超出常规规律的范围,只要我们掌握基本考点,能够在后期通过习题练习,发散思维的建立,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题。
行测类比推理中的职业关系
类比推理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类比推理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各位考生需要对常考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的做到拿到题目,能快速且高效的完成题目。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种常见的类比推理词项间的关系:职业关系。
怎么判断词项间的关系属于职业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职业关系的判定,如果大家在词项间看到职业类的名词,例如:医生、教师、园丁、程序员,这些典型的职业名称,那么我们就基本可以确定,这个题目考查的是职业关系。那么职业关系有哪些种类呢?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职业关系:
一、职业+职业具体工作
例如:医生:治病。
医生是一个职业,治病是医生的具体工作,则两个词项间是职业关系,并且属于:职业+职业具体工作。
二、职业+工作地点
例如:医生:医院。
医生是一个职业,医院是医生的工作场所。则两个词项间是职业关系,并且属于:职业+工作地点。
三、职业+对象
例如:医生:病人。
医生是一个职业,病人是医生的工作对象。则两个词项间是职业关系,并且属于:职业+对象。(注意:对象不限于人。比如:园丁:花朵,一样可以构成职业关系中的职业+对象的关系。)
四、职业+工具
例如:医生:手术刀。
医生是一个职业,医院是医生的工作所用到的工具。则两个词项间是职业关系,并且属于:职业+工具
以上就是职业关系中常见的几类关系。我们需要明白这些关系,才能做对题目。接着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例1】杂志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农民
A.编辑,蔬菜 B.书刊,农村 C.传媒,农业 D.报纸,果农
【答案】A。解析:题干出现农民,属于职业名称;考察职业关系。选项一一带入。A选项,杂志是编辑的主要工作对象,蔬菜是农民主要的工作对象,对应为职业关系中的:职业+对象,前后关系一直,保留;B选项,杂志是一种书刊,包含关系,农民在农村生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C选项,杂志是一种传媒方式,农业与农民不存在类似关系,排除;D选项,杂志,报纸属于并列关系,果农是农民的一种,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故答案为A项。
【例2】舞台:道具:演员( )
A.汽车:驾驶:司机 B.操场:足球:学生
C.商场:商品:消费者 D.工厂:机器:工人
【答案】D。解析:题干出现演员,属于职业名词,考虑职业关系。演员可以借助道具在舞台上表演,其中演员为职业,道具为该职业的用具,舞台为该职业的工作场所,与此相对应只有D项,工人借助机器在工厂工作,其中工人是职业,机器为该职业的用具,工厂为该职业的工作场所。故答案为D项。
削弱,不是每个题目都会另有他因
在行测削弱型题目中,我们知道有一类叫做“另有他因”的选项非常常见,在很多题目中也都能够作为最终答案被选出来,这让很多同学产生错觉,遇到类似另有他因的表述,就想要把它选为正确答案。
其实,另有他因的选项也是有其适用的范围的,这种选项是通过找其他原因的方式来进行削弱的。这就决定了能够选择另有他因选项的题目,首先要保证其题干结论是在求证一个事件的原因才可以。题干本身如果没有在探讨某事的原因,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另有他因一说了。
【例1】人体的大脑与血液之间有一道“血脑屏障”,任何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这个屏障才能起效。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羟色胺,因此人们认为睡前喝牛奶是促进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消弱上述结论?( )
A.皮肤温度上升,入睡速度就快,故而喝一杯热牛奶就如同洗热水浴一样,能够加快入睡速度
B.小份的牛奶所含的色氨酸总量不足以让身体的激素水平发生较大的波动,只有喝大量的牛奶助眠效果才会好
C.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助眠效果更好,它们会刺激胰岛素的合成,让色氨酸以外的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从而使色氨酸更易进入大脑
D.牛奶中蕴含许多种类的氨基酸,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争抢穿过血脑屏障的通道,从而降低色氨酸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答案】D。解析:题目由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羟色胺而推出结论人们认为睡前喝牛奶是促进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A项说明,喝热牛奶能够加快入睡速度,对题干结论有一定支持作用,排除。B项需要喝大量牛奶助眠效果才会好,并没有否认牛奶的助眠作用,不能削弱题干结论,排除。C项碳水化合物的助眠效果更好,但不能说明牛奶没有助眠作用,无法削弱题干结论,排除。D项指出,牛奶中色氨酸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会降低,并不能有效促进睡眠,削弱了题干论述,故本题选D。
本题中同学们比较容易错选的是C项,认为C项是另有他因。但是其实本题结论是探讨牛奶究竟能不能助眠的话题,并未在讨论促进睡眠的原因有什么。因此C项说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可以助眠并不算另有他因,不能起到削弱作用。
做题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对于另有他因类选项适用范围的认识,还需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的每个选项,判断另有他因类选项能否作为题目的最佳答案。
【例2】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 kuí,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解析:专家的观点认为雨水冲刷是唐代墓穴中发现先秦陶片的原因。A项中的西汉时期文物对题干观点构不成影响;B项反驳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直接削弱了专家的观点;C项与题干论证无关,题干发现的是先秦的陶片;D项说明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可能是“另有他因”,但无法反驳雨水冲刷也是原因之一,削弱程度不如B项。
在例2中,出现了比另有他因更为直接的选项,此时另有他因就不能是这个题目的最终答案了。这也提醒同学们,若题目出现多个削弱项,另有他因类选项还需与其他选项进行力度比较,择优选择。
寻找论证隐含逻辑,巧解削弱、加强题目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削弱”、“加强”题目是判断推理部分逻辑判断题型中特别稳定的一类题目,基本占到逻辑判断的“半壁江山”或者还多,比较重要。但考试中这种题目不少考生凭感觉做,正确率不能保证。“削弱”、“加强”题目比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寻找论证隐含逻辑”。
削弱、加强题目题干最常见的是由一个或多个论据推出一个结论,从论据推出结论的过程叫论证,论证过程中会存在一个或多个逻辑漏洞,或者说论证过程中存在一些“隐含逻辑”,考生可以通过找题干论证的“隐含逻辑”来削弱或加强题干论证。
例1.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都用方形柱子将房子架空来防止潮湿及蚊虫骚扰,之所以用方形柱子而不是圆形柱子,是为了防止蛇攀爬进入竹楼。
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上述陈述的假设( )
A.傣族人喜欢把东西做成方形的 B.蛇喜欢攀爬圆形的柱子
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蛇 D.蛇不能缠绕着方形的柱子爬行
【答案】D。解析:题干信息比较简单,论据描述了傣族人用方形(而不是圆形)柱子架空所居住的竹楼,结论说这样做为防止蛇爬进竹楼。很明显题干论证过程中隐含了这样的逻辑:用方形柱子架空竹楼就能防止蛇爬进竹楼,即蛇不能沿着方形柱子爬行,和D选项内容一致。此题问“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上述陈述的假设”,即问题干论证隐含的逻辑,除了D项,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是题干论证成立必须的假设。答案选D项。
再看一道题干稍微复杂点的题目。
例2.数据资料表明:《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实施后,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和数学科目平均得分确实明显提高了。因此,得出结论:这一教育改革法案在美国各地中小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对上述论证的质疑力度最弱:( )
A. 十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平均得分在同一时期出现了明显下降
B. 只关注英语阅读和数学成绩的变化,并把它作为评价教育改革成果的标志,这是很片面的
C. 改进教育体制确实很难,想要在这个带有极大惰性的庞大官僚体制上作一番改动,需要大量金钱、努力和时间
D.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和数学科目平均得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逐年按基本相同的比例提高,这种状况早在法案通过前就出现了
【答案】C。解析:题干论据描述了美国实施了某个教育法案,美国中小学中的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成绩有明显提高,由此得出结论:该法案对于美国各地中小学学生成绩提高有很大帮助。题干论证过程中隐含了以下逻辑:一是美国四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学生能够代表中小学所有年级;二是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能够代表中小学所有科目;三是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成绩有明显提高是由于该教育法案实施导至的。A项指出中小学的十二年级英语成绩明显下降,指出题干隐含逻辑一有问题;B项说明仅考虑英语、数学两个科目不能有效衡量整个中小学教育改革状况,指出题干隐含逻辑二有问题;D项说明四年级、八年级英语和数学成绩提高的时间发生在该法案实施前,因此肯定不是该法案实施导至上述两个年级两个科目成绩提高,指出题干隐含逻辑三有问题,A、B、D三项都质疑题干论证;C项说明改革美国的教育体制很难,偏离了题干论证,不能削弱。答案选C项。
再看一道题干隐含逻辑比较复杂的题目。
例3.消费者声称在市场上买到的假鸡蛋,经鉴定均为过期变质蛋、孵化蛋等真鸡蛋,而非化工合成品。专家认为,依据现在的技术条件,要做出以假乱真的假鸡蛋成本很高,根本不可能牟利,因此市场上不可能有所谓的假鸡蛋。
以下无法削弱上述专家结论的一项是:( )
A.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完全能够做出以假乱真的假鸡蛋
B. 一些企业生产假鸡蛋用于工艺品或表演道具
C. 一些不法商贩掌握了降低假鸡蛋生产成本的技术
D. 即使假鸡蛋做不到以假乱真也能被一些粗心的人购买
【答案】A。解析:此题题干由消费者声称买到的假鸡蛋都是真鸡蛋,同时专家认为依据现在的技术做出以假乱真的假鸡蛋成本远高于真鸡蛋因而不能牟利,得出结论:市场上没有假鸡蛋。此题第一个隐含逻辑是:专家认为现在的技术不能做出低成本的以假乱真的假鸡蛋,C项“一些不法商贩掌握了降低假鸡蛋生产成本的技术”指出这一隐含逻辑有问题;题干仅由以假乱真的假鸡蛋成本太高不赚钱,得出市场没有假鸡蛋,因此还隐含了第二个逻辑:不能以假乱真(即粗制滥造)的假鸡蛋不会出现在市场上,D项指出这个隐含逻辑有问题;题干还隐含了一个逻辑:市场上的真假鸡蛋都是出售给普通消费者的,即假鸡蛋不存在其他用途,B项“有企业生产假鸡蛋做工艺品或道具”,指出这个隐含逻辑有问题;B、C、D三项都能削弱题干专家结论。A项“以现有技术水平能做出以假乱真的假鸡蛋”,和题干“以假乱真的假鸡蛋成本太高”无关,不能削弱题干专家结论。答案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