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热点素材积累
2024-03-23 08:35
来源:

申论热点素材积累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存在问题

一是在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方面,有的地方由于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二是在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方面,有的地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不高,特别是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方面,一些地方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不严格,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例如,在危险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理上,有的单位或企业仍然存在非法填埋、非法转移的问题,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威胁。

提出对策

一是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二是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的制定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三是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紧落实已出台改革举措,确保落地见效。

 

冰雪经济释放发展热力

热点背景

近年来,我国居民在冰雪运动方面消费支出显著提升,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热度不断增强,冰雪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冰雪旅游领域吸纳的核心重资产总投资规模达到1.232万亿元2022年至2023年冰雪季,参与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到3.12亿人次,收入3490亿元。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发展现状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冰雪运动升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入滑雪场,享受冰雪乐趣。各地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丰富了人们冰雪消费的体验,带动冰雪消费快速增长,成长为冬日消费市场的增长点。

当下问题:冷是阻碍,对经济发展构成制约。粮食作物只能种植一季,基建工程也因为低温、冻土等面临重重困难。由于室外寒冷,东北人曾有宅在家里“猫冬”的习惯,生产生活诸多不便。且发展冰雪经济中也存在一些误区:重冰雪运动,轻冰雪消费重项目本身,轻产业链延伸重旅游开发,轻环境保护重项目投资,轻企业运营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完善重产业促进,轻政策衔接等。

好处:冰雪经济,一方面通过向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旅、体育服务,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冰雪经济产业链条长、就业机会多,且天然临近乡村地区、偏远地区,为乡村振兴、促就业促增收提供了强劲动能。此外,由冰雪文旅、体育等服务业外延,新兴的冰雪装备企业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冰雪消费火热,也带动了国内企业在创意设计、品牌开发上下功夫,从原本的代理型分销和代工型生产、升级为利润更丰厚的原创品牌运营。

提出对策

1.加强专项整治。全面复盘过去发展问题,制定长效整治措施的同时,集中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案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正负面清单,持续净化市场环境。

2.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实施黑白名单制度,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3.提升服务质量。实施产业标准和人员素质提升,加强队伍建设和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开展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4.健全保障机制。推出多项具体措施,加强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激发消费热情,满足人民需求。


谋新求变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热点背景

2016年成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K市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努力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考角度解读

综合分析

新时代呼唤新理念,新理念带来新风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在眼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蓝图清晰,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文化服务建设是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现状

当下我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投入在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政府的“热情”却未换来群众的热烈回应。究其根源,在于文化服务模式及内容滞后,无法满足群众新时期的需求。故而我们应积极创新,为群众提供“对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以化人。

提出对策

群众能参与、好参与、乐于参与的工作机制,激励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使群众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我们需积极推动运作体制的创新,让更多的创意理念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之中。

以实现公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让人人都能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政策福利,引领了社会风尚,更满足了群众的需求。这些探索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定位于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让公共文化服务能活起来,突显出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运用新兴媒体,创新方式,让更多群众零距离地享受现代服务。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是我们应认真考虑并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积极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之中,利用好各类微型媒介平台,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找到新的立足点。因此,应该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服务。

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在改革发展进程风起云涌的当下,顺应改革时势潮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从体制、内容、方式上大胆破旧、定立新方,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精神根基,奠定文化基础。


以红色资源滋养“大思政课”

热点背景

随着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名单、精品项目名单公布,一批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的优秀成果,将有效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公考角度解读

1.概括话题,给出观点。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在思政课教学中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将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对于提升育人效果,引导新时代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且现实的意义。

2.结合实际,多角度展开分析。

1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能够用好红色资源,起到传史育人的作用。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记录者、承载者,无声讲述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进而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2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对课堂内容的丰富。比如,有些学校与革命场馆开展共建实践,探索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些形式多样、参与多元的教学活动,不仅把多方力量汇聚起来,更是以创新的工作载体、内容载体,提升着“大思政课”的实效性。

3.结合实际,谈践行。

未来,我们要善用“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与现实结合起来,与红色资源融合起来,这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期待。

1搭建好平台,畅通学校思政课教师到纪念馆、博物馆交流培训的渠道,支持高校加强本地革命文物资源研究阐释和活化利用

2培养好队伍,推动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革命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知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育人价值,并结合革命文物,针对不同学龄的青少年,设计不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