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2024年公务员申论热点
2024-01-17 10:04
来源:政华公考

2024年公务员申论热点

人民至上 执政为民

【热点背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十个坚持”,其中“坚持人民至上”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人民至上执政为民

【综合分析】

为何坚持人民至上?

一、党的初心使命的体现。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党的初心,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利益着想。

二、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涵盖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领域民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建设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两个一百年”的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两个一百年”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其中,收入、教育、环境、住房等都是重大民生需求,厕所革命、棚户区改造、药品安全、学生健康、老龄化应对、垃圾分类等诸多方面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参考对策】

一、人民至上,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二、人民至上,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和风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要坚持人民民主,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三、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到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精神,回忆习近平关于党员干部的重要讲话,他反复告诫,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共建共享网络 文明新画卷

【热点背景】

7月18日至19日,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厦门举行。会议期间举行了主论坛、网络诚信建设高峰论坛以及围绕互联网与文明创建、网络内容建设、网络生态建设、网络文明社会共建、算法治理等主题的12个分论坛。大会全方位展现了我国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展示了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格局。

【公考角度解读】

【综合分析】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完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创新治理,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显著成效。网络诚信建设不断推进,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形势更加稳固,优质内容助推网络文明蔚然成风,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风尚、新格局正在形成。

【参考对策】

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新风尚。中国有10.67亿网民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数字社会。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全新的互联网冲浪体验,每个人每一次“指尖漫游”的舒畅,说到底都依赖于一个安全、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环境。要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厚植中华文化根脉,涵养推进网络文明建设。通过不断完善法治保障、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等方式,凝聚正气,弘扬新风,始终引领网络文明新风尚。

依法治网,遏制乱象,用专项整治和长效治理结合培育新风尚。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诸多法规政策,不断强化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和担当意识。深入开展了诸如“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网络谣言、自媒体乱象、直播短视频乱象等整治工作,并拉开常态化治理,严防乱象反弹。一个个不符合人民利益的网络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新风尚,正逐步培育形成。

提高素养,齐力共治,用守土有责和共建共享巩固新风尚。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企业平台、商家、网民达人等社会各界还需共同努力。遏制乱象的同时,一批有内容、有温度、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在网络不断推出,激发民众共鸣,引领着大家向网络文明新风尚靠近。相关部门和企业平台利用法规政策、技术资源等优势,提高公众素养,聚焦群众关切,筑牢防谣防诈屏障,提升个体的网络文明素养,也涵养着各方的自律与作为。从我做起,守土有责,不断巩固共建共享美好精神家园的新风尚。

  

传播中国故事 树立中国形象

【热点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在国际传播领域,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我国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等问题依然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公考角度解读】

【综合分析】

以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叙事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就一定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用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符号。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通过引导人们了解文化符号背后的深刻内涵,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地完成多层次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比如,以“中国功夫”为符号的《猛龙过江》《卧虎藏龙》等电影展现的关于力量、情感与理性的哲思,在跨文化语境下被外国受众广泛接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创新内容生产,拓展传播渠道。短视频时代下,以内容为王的PGC专业生产内容产品应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提高视频制作质量,优化视频内容呈现有助于提升国内主流媒体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力。短视频文本平民化的特点,叙事视角更适应人际传播趋势,具备良好的国际传播潜力。李子柒、“阿木爷爷”、浙江竹编大叔等民间达人火爆全球,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为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差”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参考对策】

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术”。做到四个结合。陈情和说理结合,贯“道”于故事之中,通“道”于故事之中,循循善诱,让人悟道。语言和形象结合,寓深刻道理于生动形象,寓生动形象于优美语言,引人入胜,启人入道。共识和个性结合,既说他想听,也说我想讲的先说他想知道的,后说我要说的,诚恳增进共识,巧妙增进共鸣,导之以“道”,方为正道。价值和文化结合,尊重他人,让他更好地了解我们尊重个人,让他更好地理解我们以情感人,以礼动人,以文化人,才能得道。

搭建讲好中国故事的“台”。认真搭建自有平台,推动中央主要媒体走出去,建设成为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国际传播旗舰媒体积极参与公共平台,利用国际组织、多边场合、国际会议会展等公共平台,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做好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传播,促进世界沟通、国际交流、全球发展。

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互联网时代给对外传播工作带来新机遇,社交媒体的兴起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绝佳平台。要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高生产者、传播者个体的学养、素质、能力、水平。

 

和谐共生 绿意无穷

【热点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宜居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须,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当下,我们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神州大地增添绿意。

【综合分析】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是许多上了年纪的榆林人挥之不去的记忆。1959年陕西正式开启了漫长的防沙治沙之路。“麦草方格”固沙法,适地适树造林法,科学的防沙措施加上合理的政策,让毛乌素渐渐“绿”了起来。无独有偶,赣州市寻乌县做好治山理水文章,投资近20亿元推动生态环境大改善,实施“三同治”综合“治山”模式一河一策、精准“理水”模式,绿水青山的寻乌渐成。当下,我们要持续开展环境整治修复,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共享的风景。

树立绿色理念,绿水青山就是民生福祉。太湖治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当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绿色发展蔚然成风

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通俗易懂的话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当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道路,抓转型、强治理、践理念,让青山永驻,绿水长流。

【参考对策】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要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推进产业生态化改造,开辟生态产业的新路径,将绿色生态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综合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和区域性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扩大环境容量和优化人民群众的生态生存空间,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努力构建健康安全友好的自然生态格局。

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的监管轨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强化监管的力度,强化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

 

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热点背景】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综合分析】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一方面,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坚持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努力做到选贤任能、人岗匹配、人尽其才、人尽其能,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不仅要用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好干部、更要用一个慧心科学使用好干部。另一方面,要健全科学高效的考核机制,显绩与潜绩同等重要,将民生工程、社会发展、生态改善、经济升级等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标准,树立强烈的人才工作观念。

【参考对策】

坚定信念,好干部必须头脑清醒。心慎杂欲,则有余灵。选人用人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坚持原则,不妥协。好干部要目光敏锐,善于发现,选拔重用政治坚定、群众满意、实绩突出的干部。

不忘初心,好干部应当勤政爱民。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把群众当亲人当老师当朋友要深入基层,多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

担当作为,好干部应当脚踏实地。要牢固树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立足本职岗位,沉下心,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把本职工作做好,一锤接着一锤敲,稳扎稳打,做好“实干苦干”的文章。

淡泊名利,好干部应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把名利看淡,把职务看轻,要敬畏手中的权力和心中的人民,慎独慎微,时刻保持底线意识,常怀谨慎之心和警惕之心,自觉摒弃贪权之欲,“一杯清茶论古今,两袖清风为苍生”,必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转变作风 执政为民

【热点背景】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综合分析】

1.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基,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2.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3.领导干部只有怀“为民”之心才能心系群众,融入群众,将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才能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

【少数干部现存在的问题】

1.学风不浓。少数干部心浮气躁,精神不振,思想消极,忽视学习。

2.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少数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满足于已有成绩,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3.理论与实际联系的不紧密。没有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空对空”、“两张皮”,盲目实行“一刀切”。

4.工作作风不实。少数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群众的疾苦充耳不闻,吃不得苦、受不了累。

【参考对策】

一、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为民办事、造福于民。通过抓好组织建设这个基础,高标准推进党建示范典型建设,打造党建品牌工程通过抓好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引领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抓好纪律建设这个底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抓班子强队伍,发挥头雁效应,才能做到目标上同向、实干上同行。

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常思民生疾苦,在关心群众、为民服务上多下功夫、多办实事,特别是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

三、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走好实干之路。各级党员干部要唱响实干争先,坚持执政为民,既当改革促进派,也当改革实干家,共同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铆足艰苦奋斗的拼劲,发扬“三牛”精神,铆足坚持不懈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画到底。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