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千年古镇绽放的非遗魅力
滇池东岸的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古镇,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也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非遗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保护,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市场融合共荣的创新之路,让非遗魅力绽放光彩。
非遗时装亮相千年古镇
6月13日至14日,在一阵阵优雅婉转的音乐中,专业模特身穿极具官渡特色的“阴丹蓝”服饰、官渡的彝族(撒梅人和子君人)服饰、老昆明服饰等,走在官渡牌坊至金刚塔的古街上,穿千年古镇而过。
在国家级文物金刚塔面前,非遗与时尚交融,美人与美景交错,将官渡汉族服饰工艺和官渡彝族服饰工艺这两种非遗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彩时尚的民族时装走秀,吸引许多游客拿起手机、相机与模特合影留念。
“我对非遗一直都有兴趣,传统的非遗只靠传承人来传承很受局限,可以通过时尚的、线上的方式,让非遗变得更新潮,更容易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非遗。”现场工作人员何建林告诉记者,她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是与非遗相关的文化产业管理。
非遗时装走秀是中国(昆明)官渡第十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展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次官渡非遗宣展活动参与的非遗项目覆盖了传统曲艺、传统手工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及传统美食,以官渡非遗为品牌核心,实现“非遗进生活”。连日来,官渡古镇当地居民及各方游客络绎不绝,活动中有乌铜走银、滇派内画、绞胎炻器、龙狮彩扎等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引得大量游客驻足围观,主动参与“非遗练习生”活动,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活跃在市场中的非遗
在官渡古镇,许多非遗不仅是在展示,还在活态中传承,许多非遗产品还走向市场,在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
官渡古镇不仅有各种极具特色的非遗艺术品,还荟萃了各种非遗小吃。官渡风味特色小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留焕在古镇上经营着一家规模较大的官渡风味小吃店,各种小吃芳香四溢,被称作“官渡三宝”的官渡米线、官渡粑粑、官渡饵块,更让人们流连忘返。张留焕老人自豪地说:“我家的风味小吃历经四代人传承,我家的故事要讲三天三夜才讲得完,我们还是要回报社会,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向社区坚守疫情防控岗位的工作人员捐赠了两万多元的食品。”
围棋起源于中国,而始于唐代的云南围棋子——云子,则是棋中圣品,云子制作技艺是省级非遗项目,生产云子的云南围棋厂就位于官渡古镇。
在围棋厂生产车间,记者第一次看到了云子的生产过程,在1000多摄氏度高温的窑炉旁,工人们正在娴熟地用长勺舀起融化的原料液体,一个一个地滴制云子,然后经过压制、打磨、筛选等十几道工序,一个个或洁白如玉,或乌黑透亮的云子才展示出来。围棋厂总经理李达说:“我们有两位云子非遗传承人,20多位工人都是他们的弟子,云子有40多个品种,现在喜欢围棋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一年生产10万至15万套云子围棋,销往全国各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去年开始出口到欧美国家。”
网络上的非遗扶贫
“我们官渡区4次蝉联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是云南唯一实现‘四连冠’的全国画乡。”官渡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杨开倩对记者说。
杨开倩介绍,近年来,官渡区依托已建成的“十馆十一基地”,将全区优秀的戏曲、手工艺、绘画、历史、音乐及舞龙舞狮等非遗文化可持续地传承弘扬。由政府主导创办的“中国(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截至今年已举办10届,是目前云南省唯一面向省内外的非遗盛会。来自各省市区的200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到官渡古镇参展,参加现场展示的各级传承人500余人,参观人次30余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搭建一个集“保护、展示、交流、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官渡古镇的非遗传承是云南省非遗传承保护的缩影。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德聪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有3大特点,突出了“健康生活”主题,倡导了“健康生活”理念,聚焦了“脱贫攻坚”,开展“非遗购物节”活动,帮助非遗传承人实现手艺价值,促进非遗传承。
近年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现有国家、省、州(市)、县(区)四级非遗保护项目7631项。包括国家级105项,其中傣族剪纸和藏族史诗“格萨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认定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054人。划定85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整体性保护,迪庆、大理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企业列入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布设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8个;启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12个;全省各州(市)、县级共建成60个非遗博物馆,1021个传习馆所(点、室)。
思政小课堂“牵手”社会大课堂
“云参观”莫高窟、故宫博物院、上海世博会,鉴赏《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画中的商铺,倾听《何以华夏,何以中国》诗朗诵,观看《国家宝藏》栏目,讲述古代藏书大家、各大藏书楼、现代爱国收藏家等捐献、寻回国宝的故事……在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文瑜任教的《展示设计》,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课程之一。
“这是一场视听盛宴。每一次课程开始,王老师都会精心安排课程导论。她从课程学习对象的内涵、外延、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入手,引出课程核心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我们的专业认同感、文化认同感。”一位学生说。
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庆奎认为,“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一个“融”字,须将主流价值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融入课程,反之则容易变成“说教”。近年来,苏科大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讲授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增强了“课程思政”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了课堂活力,真正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用好战疫活教材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刻,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有‘风雨读书声’,更要有‘家国天下事’。”秉持着这份信念,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朱爱华在本学期《社区工作》这门课程中,将疫情防控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在备课时,朱爱华录制了《疫情时刻话社区工作》的专题视频,在第一次上课时进行了展播。短片时长约30分钟,内容包括感受社区生活、感知社区工作者、感动社区力量三个方面。
朱爱华表示,短片旨在引导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疫情防控时期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角色和服务精神,激发大家关注社会、关爱民生的情怀,同时也深刻认识自身专业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他还鼓励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为社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社会工作专业2017级学生季梦妍和同学一起开展了疫情相关专题讨论后表示:“除了增强线上调查研究能力与分析能力,朱老师的课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每天兢兢业业上门摸排住户信息,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要像我母亲一样,做一名扎根在基层的社会工作者。”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是城乡规划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由范凌云教授等七位教师组成的中青年教学团队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融入疫情防控的鲜活案例。在课堂中,老师们组织学生开展“社区防疫”专题调查,鼓励学生们秉持专业素养,发挥专业优势,对疫情下的社会治理、公共健康进行调查和思考,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每个专业设立了1至2门课程作为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并支持相关专业申报校级教改课题。目前,《风景园林专业生态课程链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已获准校级教改课题立项。
《中国居住文化》一课旨在拓展学生人居环境学的背景知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中国建筑史与居住建筑设计作好铺垫。城乡规划专业2018级学生徐弋茜说:“老师通过介绍中国居住形态的流变、各地传统民居、传统聚落与聚落体系形态,全景展现了多元而统一的中国古代居住图景。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住宅中所蕴含的‘辩证主义的思维观’,教会了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并让我们感受到了居住文化的魅力。我将以课程所学知识辐射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一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针,引导学生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角度深入思考毕业设计场地的植物景观构建的目标及方式。结合疫情防控,从公共安全、人民健康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度认知植物的杀菌功能、净化功能以及缓解精神压力、对人心理的正向引导等作用,并将其运用到人的活动空间营造中。”在毕业设计中,《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任课教师朱颖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指导相融合,让学生自觉树立良好的环境观、生态观。
课程里有“思政味”却无“说教感”
环境科学专业副教授梁媛通过云视讯+慕课的方式,给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讲授《环境影响评价》。在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原则中,她引入生态文明思想解析国家环评项目的产业政策,在清洁生产原则的解析中融入资源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
环境科学专业2017级学生郭丽说:“梁老师强调在编写环评报告时,要尊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法规和政策。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后的工作,都要秉持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理念,做一个有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家国情怀的环境人。”
艺术学院教师谢丹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她结合《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内容,通过《中华老字号》《了不起的匠人》《指尖上的传承》等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老字号的文化精神及经营理念。在《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中,谢丹丹在“学习通”平台上系统地建设了课程内容,坚持趣味性与时效性并重,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设计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确保课程里有“思政味”却无“说教感”,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
艺术学院2017级学生缪曾静表示:“老师们创新授课模式,带给我们很多想法和灵感,使我们对博物馆设计、文化藏品、老字号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如何立足本专业,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所创新,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我的梦想是有种花生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播种机”
“在新闻联播里看到我们的花生播种机在工作,虽然只有几秒钟,一闪而过,可也打心眼儿里高兴啊!”
说话的是花生播种机的主要研发者之一、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王东伟教授。
十余年来,这位80后青年农机专家,和团队一起研发出了30多种花生机械装备,基本涵盖了从花生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产品畅销东南亚、中亚等地。疫情期间,他们研发的3000台花生播种机活跃在华夏沃土上,圆满完成了疫情期间的“春耕备耕”大考,王东伟和他的团队,被农民和农机大户亲切地称为“农机超人”。
农家少年:种花生的苦我干过我知道
在山东泰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出生、长大的王东伟,从小怀揣一个“农机梦”。
20世纪80年代,一到春暖花开,村里人就扛着锄头下地种花生,一忙一天,直到累得直不起腰来才回家。王东伟回忆,到了秋天收花生的时候,爸爸在前面刨,他在后面收,一天下来,人已累瘫。
“那时候,种花生收花生,家家户户都这么苦干。那种滋味儿,只有亲身干过的人才知道。”王东伟说。从那时起,一粒关于农机的梦想种子便在这个少年心中生了根。上了大学,他直接选择农机作为自己的专业,立志改变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状态。
从事农机科研十余年,王东伟和团队围绕“花生、芝麻特色油料作物机械化”这一国家重大需求,主持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项目30多项,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在农业机械设计与结构创新方面,他建立了花生高速播种、多垄多行联合收获的理论体系,为我国花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团队独家首创了“内充式排种技术”,这是突破花生播种机械核心技术的一个关键。在这一技术支持下,不同于国外小籽粒播种机型,团队研发的播种机可适应国内外大中小各种籽粒花生品种播种,并将播种时机械对花生胚芽的损伤率控制在1%以内,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亚、东南亚有很多农业大国,我们的机器好,市场大得很!”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忠海对记者说,他们公司是王东伟团队的长期合作单位,公司不仅为我国花生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机械,更有多款产品走出国门。
截至目前,王东伟团队研发的很多农机都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在我国27个省市和国际上1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增收效益1亿元以上。
“我的梦想是世界上只要有种花生的地方,就能看到我们的花生播种机、收获机。”王东伟说。
“拼命三郎”:他不在实验室就在田野里
在青岛农大,“农机超人”王东伟有很多“传奇”故事。“王教授干起活来就是一个‘拼命三郎’。”这是合作单位对王东伟最简单直接的评价。
四垄八行花生覆膜播种机是系列创新农机中的“明星机器”,背后凝结着王东伟和团队的大量心血。研发过程中,如何成功实现折叠让团队伤透了脑筋。王东伟和团队日夜连轴转,一个又一个方案经历了“提出—被否定—提出—被否定”的崩溃过程。那段时间,学院办公楼二楼南侧一整排房间的灯光通宵亮着,团队里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熬夜研究,而王东伟总是能比他们熬得更久。实在没灵感时,他就一个人下楼,到实验室里对着一台台机器凝神思考。最终,他带领团队成功破题。
工作起来夜以继日,田间地头也就成了“家”。搞样机试验常常需要在田地里一连好几天反复调试,蒸包、煎包等各种携带方便的包子,是王东伟和团队的主要食物。
“反正他的心思都在试验上,一天三顿包子也不嫌,吃完了连什么馅的都不知道。”助手何晓宁笑着说。
经过一遍遍精雕细琢,具有自动对行、机架折叠功能的四垄八行花生有序条铺收获机研发出来了。这种机械填补了当前相关花生收获机械装备的空缺,大大提高了我国花生两段式收获的机械化水平。
如今,王东伟和团队研发的世界首台花生秧果兼收型联合收获机也改进到了第三代,这个机器创新了花生收获方式,集挖掘、夹持、输送、秧蔓果根分离、秧蔓装袋(打捆)功能于一体,这也是当前世界上作业幅宽最大的花生联合收获机。
172项专利,2项国际发明,27个属国内首创,11个系全球首台……在王东伟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我国花生机械装备的市场需求从“有机可用”向“有机好用”疾步迈进。一台台创新农机的出炉,让无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走上了现代农业之路,也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严苛教授:电脑里是造不出农机的
“袁隆平院士说,电脑里是种不出庄稼的,对我们专业来说同样如此,电脑里是造不出农机的。”王东伟说,在他的教学理念中,最核心的就是注重实践。
王东伟所在的教学团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作为团队的第二负责人,他的课堂采用的是常规课程与竞赛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以致用,激发创新活力。
“‘一章一节一案例、虚拟现实有机结合’,这种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理论转化为应用的欣喜,进而产生学习农机专业的自豪感。而这种欣喜和自豪又能支撑学生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王东伟说。
平时平易近人的王东伟,只要谈到专业学习就会变得特别认真,学生交给他的设计作业,不允许存在任何主观上的疏漏和错误。
“严苛”的背后是王东伟自己的以身作则。2019年9月,他指导研究生为一种新机型研发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这是一次实战演练,没有现成答案。
“实战演练中同学们一个个败下阵来,都垂头丧气的。”学生郑金明回忆说,“王教授自己也在做,从当天下午5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半,中间一直没有合眼,硬是计算出了新机型的各项参数。算出来之后,他又召集大家讲授,当天下午就赶飞机去外地开会了。”
这种务实的教学风格也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王东伟指导的学生团队先后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山东省金奖,以及连续四届“东方红杯”全国智能农业装备大赛特等奖。他带队指导的大学生智能农机创新团队还获得了大学生创新的最高荣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作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国家‘三农’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在王东伟教授身上,我们看到了他贴近农业生产、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优良作风;看到了他用生产需求指导教学实践的创新探索,这也是当前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值得学习和推广。”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说。
铁路藏洞里 不扰亚洲象
日前,经过建设者4年奋战,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国内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尚岗一号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建设与环保同行,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当地原始森林的占用和对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惊扰,是全线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存的典范。
尚岗一号隧道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境内,全长5.8公里,穿越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地带,森林覆盖率达87%,周边珍稀动植物品类多,矿产和水资源极为丰富。“我们取消了保护区内原本设计的斜井,减少林地占用40余亩。隧道采取进出口两个掌子面开挖掘进,单个掌子面开挖接近3公里,给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所需工期相当于同类隧道的两倍以上,但却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玉磨铁路项目部经理黄明说。
同样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境内毗邻亚洲象自然保护区,为了不影响当地野象活动,野象谷车站进行了专门设计,车站两端以隧道建设的模式穿越山体,不直接穿越原始森林而进入车站。“这样的建设模式相当于一条管道从山体内部穿过,施工均在地下,可减少对当地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惊扰亚洲象,铁路开通后也不影响亚洲象的正常活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景洪段副指挥长喻有彪告诉记者,为了减少铁路对野生亚洲象种群的干扰,铁路建设在穿过西双版纳野象谷自然保护区的路段专门修建了数十公里的野象防护栏。
目前,野生亚洲象在中国境内主要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等地,数量不足300头。相关部门在中老铁路环评过程中调查了亚洲象的分布及迁移通道,提出线路方案避开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延长隧道、以桥代路等保护措施。
据悉,中老铁路国内玉溪至磨憨段全长508公里,全线共有隧道93座,桥梁136座,桥隧比达87.3%,如此高的桥隧比设计,一是基于地质地貌的原因,二是为了尽可能绕开自然保护区、民族特色村寨和珍稀动物活动区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修筑与山川同美的绿色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