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行测可能性推理常见论证模型——双观点
在行测考试中,可能性推理中削弱加强型题目一直以来都是考查重点。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大家的准确率却一直不是太稳定。那如何更好地把握削弱加强,提高我们的准确率呢?其实在削弱加强型题目中,有些特殊模型的选项设置相对固定,我们可以加强对于这些特殊模型的敏感度来提高自己的做题效率。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可能性推理中的常见论证模型——双观点题型。
1.题干形式:针对某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观点
研究者:A的原因是B
反对者:A的原因是C(题干一般会让我们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2.削弱反对者:B导致了C
例题:有研究人员表明,人类脱发是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当人体无法吸收到均衡的营养,毛囊就会萎缩,从而导致脱发。但是,有反对者认为,脱发是毛囊受损导致的,当毛囊受损后,处于"假性死亡"状态,毛囊退化并萎缩,导致毛发停止生长,逐渐枯萎脱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
A.长期营养不足的人往往头发枯萎,易脱发
B.使用洗发水也会对毛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C.毛囊受损是营养不均衡导致的
D.毛囊受损使其不能从头皮中吸收营养,从而导致脱发
【答案】C【解析】研究者观点:人类脱发是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反对者的观点:脱发是毛囊受损导致的,而非营养不均衡导致的。A项,说明长期营养不足会导致脱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对者的观点,但并未明确说明毛囊受损与脱发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因此削弱的力度较弱。B项,指出使用洗发水会对毛囊造成损害,但并未说明毛囊受损、营养不均衡与脱发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不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C项,指出毛囊受损是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即脱发的根本原因还是营养不均衡,直接削弱了反对者的观点。D项,解释了毛囊受损导致脱发的内在原理,支持了反对者的观点。故本题选C。
提醒大家,双观点模型就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说,问法中虽然只需要我们削弱反对者观点,但在实际的选项设置中,最能削弱反对者观点的选项通常是以围绕研究者和反对者之间的话题展开的。因此在分析题干时,我们需要清楚研究者和反对者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行测加强削弱常见论证模型之求异论证
行测逻辑判断中的加强型削弱型题目在出题上非常有特点,特别是一些题目在结构上、形式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对这类题目做了统一的梳理和归纳,总结出一些常见的论证模型以及加强削弱方法,帮助大家助力快速提升。
求异论证就是比较某个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只有一种情况不同,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情况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
例如:有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这一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先简单梳理一下这道题目所呈现的模型:
第一组(场合1):服用阿司匹林皱纹晚且皮肤光滑
第二组(场合2):不服用阿司匹林皱纹早
结论:阿司匹林是有效防皱、保青春的原因。
削弱角度:(1)找两组对象的不同属性;(2)因果倒置。
加强角度:(1)找两组对象的相同属性;(2)解释因果关系。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透析理解。
例题:很多医学专家提出过量饮用咖啡对健康有害。为验证过量饮用咖啡对心脏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两组被试者。第一组被试者每天饮用5杯或5杯以上咖啡,第二组被试者从不饮用咖啡。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组被试者中患心脏病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二组被试者。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过量饮用咖啡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
A.研究发现,每日饮用2杯咖啡的人心脏功能未受影响
B.在研究期间,第一组被试者每日的运动量大大小于第二组被试者
C.除影响心脏功能外,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还易引发焦虑症
D.第一组被试者中有部分人每日饮用10杯咖啡
【解析】答案选B。
【论证分析】
第一组(场合1):每天饮用5杯或5杯以上咖啡患心脏病的比例高
第二组(场合2):从不饮用咖啡患心脏病的比例低
结论:过量饮用咖啡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削弱角度】上述论证属于典型的求异论证,故而常见削弱角度有:
1.两组被试者除了咖啡之外还有其他不同;
2.患心脏病的人更爱过量饮用咖啡
【选项分析】
A项无法界定每天饮用2杯咖啡是否属于过量,不能质疑上述论证,排除;
B项指出两组实验对象还有不同点,即运动量小于第二组。说明实验结果的发生可能是运动量小导致的而不在于喝咖啡,削弱了题干论证,保留;
C项说明咖啡会影响心脏功能,加强了题干结论,排除;
D项仅说明第一组中有部分人每日饮用10杯咖啡,依然属于过量饮用,不能削弱题干,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通过这道题的分享,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理解求异论证这类模型,并且在后续的做题中能够对该类论证模型敏感,同时将解题思路内化为做题习惯。
行测判断推理之“方案到底行不行”
在行测考试中,有些加强、削弱型的题干,表述是有固定特点的,加强、削弱方式也相对固定,在此将这些题干整理为典型模型,来帮助大家有效提高解题速度。接下来,带大家来学习第一个模型“实践论证”。
“实践论证”是指为达到目的,而提出一个拟采取的方案,是一种判断这个方案是否能达到目标的论证。因此,阅读这类型题目时,要重点关注题干中的两个关键部分,一是“采取什么方案”,二是“达到什么目的”。解答这类题目时,也要紧紧围绕“方案是否能使用”和“目的是否能达到”来进行加强或削弱。具体来说,加强就是“方案能使用”或者“实施方案能达到目的”;削弱就是“方案不能使用”或者“实施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例】对气候变暖的治理应当是为二氧化碳找出路,而不仅仅是减少排放或简单地掩埋它。为此科学家提出富碳农业的理念,将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几倍的浓度,释放在密闭的人造气候小区域中,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极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科学家认为富碳农业将成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途径。
下列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科学家的结论?( )
A.传统农业需要使用阳光下的土地,而富碳农业可以不受此限制
B.人造气候区域很难高效地使用太阳光来促进光合作用的发生
C.现代技术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和在密闭场所的释放
D.富碳农业可以利用盐碱地、沙漠地、荒漠地等解决土地短缺问题
【答案】C【解析】首先,抓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科学家认为:采用富碳农业可以解决气候变暖问题。
A项和D项,只是在说富碳农业有其他优势,但是,并未说明富碳农业是否能实现,以及富碳农业是否能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因此都是无关项。B项说明,富碳农业存在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效率不高,反而削弱了科学家观点。只有C项告诉我们,富碳农业通过现代技术可以实现,最能支持科学家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C。
通过这道题目,相信同学们对“实践论证”模型的加强、削弱项,已经提高了辨识能力。趁热打铁,再来试试下面的题目,看看自己是否已经掌握扎实。
【练习】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货车司机经常连续驾驶超过8个小时。因此交警在一些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置检查站点,检查货车司机的疲劳状态,以减少货车司机疲劳驾驶的情况。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够对交警的这一做法提出质疑的是:( )
A.人体的疲劳状态很难有一个确切的评价和对比指标
B.货车司机身体的疲劳状态不一定是他连续驾驶时间的反应
C.很多货车司机在被检查之前,并不知道会有这一检查的存在
D.一些货车司机会通过提前在服务站休息后再驾驶来应对交警的检查
【答案】A【解析】首先,抓取题干关键信息,交警采用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置检查站点的方案,想要达到减少货车司机疲劳驾驶的目的。
A项是说,人的疲劳状态其实很难检查,质疑了方案的可行性,保留。B项是说司机疲劳的原因,不一定是连续驾驶,但是,并未说明“设置检查站点”是否能减少司机疲劳驾驶情况;C项是说很多司机不知道有检查站点,同样没有说明“设置检查站点”是否能减少司机疲劳驾驶情况,因此,B项和C项都与题干论证无关,排除;D项是说,一些司机会为了应对检查,提前休息好,那么疲劳驾驶的情况确实就会因此减少,也就说明交警做法是有效的,D项可以支持,不能质疑。故本题答案选A。
行测判断推理备考:你真的懂因果论证吗?
削弱加强型题目一直是行测判断推理中考查的重点,但也是“重灾区”之一,很多同学的正确率不足50%。根据近年考情,我们发现几乎每年的考题中都有对因果关系的考查且考查频率较高。如果我们能洞悉其中的因果关系,并掌握常见的削弱和加强方法,那么对于这类削弱加强型题目自然就不愁做不对了。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因果关系在削弱型题目中的常见考法。
什么是因果关系呢?现实世界中的任何现象的出现总是由另一现象引起,引起后一现象的现象称为原因,被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比如暴晒引起长斑这一现象,此时暴晒是因,长斑就是果。
接下来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因果关系中常见的削弱方式有哪些:
一、直接割裂因果关系,即通过选项直接指出题干的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它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果无关:直接指出题干的两种现象间并不具有因果关系。
2.因果倒置:指出题干颠倒了因果关系,从而削弱题干的因果关系。
3.有因无果:指出即使原因成立,结果也不会成立,从而来削弱题干中的因果关系。
二、另有他因,即通过选项指出其他的原因导致的题干的结果,从而进一步降低题干因果关系成立的可能性。
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例子来感受下这几种削弱的方式:
【例1】听逻辑课的学生,普遍成绩比较好。因此,听逻辑课能让人变聪明。
A.因果无关式削弱:聪明是人天生的属性,不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B.因果倒置式削弱:聪明的学生更喜欢听逻辑课
C.有因无果式削弱:听逻辑课的学生不聪明
D.另有他因式削弱:学生是在听逻辑课的同时还听了数量关系课
A、B、C三个选项都是直接针对“听逻辑课”和“聪明”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削弱,而D项是提出了另一个可能存在的原因从而降低了结论成立的可能性。通过这道例题,同学们需要注意直接割裂因果关系的方式是直接针对题干的因果关系进行削弱,直接割裂因果关系的选项往往要与题干更相关,力度更强,而另有他因是或然性的削弱,力度较弱。
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一道例题来实操一下:
【例2】尽管家长、老师都大力宣扬体育运动能有效改善孩子的健康情况,但是他们还是会把运动和学业对立起来,认为孩子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业上,以提高学习成绩。而有专家表示,运动时间越多的孩子,学习成绩越高,建议家长、老师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运动。
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专家的推论?( )
A.体育运动能让孩子在上课精神更集中,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B.家长、老师倾向于让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
C.体育锻炼能促进脑细胞之间建立新的联结,从而提高思维反应速度
D.身体健康的孩子比不健康的孩子更能获得老师的关心
【答案】B【解析】题干中专家根据运动时间越多的孩子,学习成绩越高,给出让家长、老师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运动的结论。本题专家之所以能得出该结论,是认为运动能提高学习成绩,即二者存在因果关系。A项,建立了“运动”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因果联系,即运动能提高学习成绩,是对题干结论的加强,排除;B项,说明是因为学习成绩好了才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并不是因为运动使得成绩得到提高,选项指出题干颠倒了因果关系,属于因果倒置,削弱了论点,即证明先学习好,后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当选;C项,体育锻炼能提高思维反应速度,“提高思维反应速度”与学习好之间无直接联系,属无关项,排除;D项,“身体健康”与运动时间无直接联系,是偷换概念,更没有与学习好坏建立联系,属无关项,排除。故本题选B项。
同学们,当我们发现削弱型题目题干中存在因果关系时,大家可以直接锁定常见的削弱方式,即因果无关、因果倒置、有因无果、另有他因,从而提高做题速度及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