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科学回答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高度概括总结了2022年发展成绩和过去五年重大成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入系统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科学确定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部署安排,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科学谋划、真抓实干,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为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深圳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十年增加近2万亿元、总量突破3万亿元,跻身全球城市前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跨上4万亿元台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近1万家、总数达2.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至全国的1/3、1/5,深圳发展成为一座魅力之城、动力之城、活力之城、创新力之城、幸福之城,成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精彩缩影和有力印证。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深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保持“三个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实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30条”、稳增长“30条”等措施,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助企行”、“我帮企业找市场”等工作,实施扩大高质量投资计划,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在政策和工作协同推进下,全市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稳定向好。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全部落地,4方面18条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获国家发改委推广,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形成。以前海、河套、沙头角等重大平台为牵引,强化与香港携手发展、提升开放能级,出口总额连续3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签约投资额879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球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汇聚深圳的氛围愈加浓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深圳市深度挖掘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努力把扩大内需做实做好。图为2022年10月25日,建设中的深圳湾文化广场。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高标准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从169家增至442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9%,《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新增全职院士17人、总量达91人,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23万人,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形成。
民生事业扎实推进。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超20万个,开工建设深圳理工大学等3所高校,新增三甲医院7家、总数达32家,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2万套,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提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
防范化解风险有力有效。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通过“面上普查+重点详查”加强各方面安全管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二、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决心
深圳过去一年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扎实成果,为2023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积蓄了良好的发展势能、提供了更加坚定的信心支撑。同时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挑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矛盾和风险叠加,一些国家逆全球化思潮泛滥,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供应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从国内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国际、国内形势对产业和经济的影响在深圳均有不同程度体现,而且我们自身也有一些亟待弥补的弱项和不足,需要以更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困难不能忽视,但我们更要看到令人振奋的发展态势。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迈向新征程,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深圳发展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鲜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
全国的宏观大势积极向好。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做好全年经济工作作了统筹谋划和系统部署,已经在市场上受到高度评价和热情呼应。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优化疫情防控、扩大内需、实施数字化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连续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正在推动经济运行加快向好、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重大国家战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在深圳相继落地、加快实施。2022年招商引资签约落户的一批重大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加快形成实物支撑,必将为深圳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新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图为2022年11月15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现场。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各级政府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叠加将形成强有力的正向效应。2022年深圳全面落实国家政策,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政策效应正持续显现;最近正在积极深入研究,面向2023年在全面落实国家新政策、新措施基础上,结合实际再出台实施一系列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深圳经济持续增长。
面向未来,深圳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珍惜和用好机遇,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守正创新办好深圳的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必须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特别是要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立足深圳特点,通过持续努力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加快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基本盘要立足于“稳”,着力点要更多聚焦于“进”。深圳将从战略全局出发,主动担当、勇挑大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全面落实“五大政策”取向和“六个统筹”工作要求,纲举目张、不折不扣、创造性地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形成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制,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提信心。提振信心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当务之急。我们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与国家和省的行动,同步结合实际做好深圳各项相关工作,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工作措施。
一是提振个人信心。做好稳定就业、保供稳价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工作,通过宣传引导等多种方式加强信心传递,依靠具体可感知的政策和工作,让广大群众对就业、对收入、对经济发展有良好和稳定的预期,愿消费、敢消费、敢创业。
二是提振企业信心。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深入实施系列纾困惠企政策,深化“万名干部助企行”,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愿意生产、愿意投资,愿意扩大生产、扩大投资,放心大胆规划未来。
三是提振市场信心。聚焦“20+8”重点产业集群布局、5个“30条”系列政策深化执行落实,加快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营造好的市场前景、好的供应前景、好的营商环境和好的市场氛围,增强公开、透明和可预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国内外市场都对深圳充满信心。
稳增长。持续稳定的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圳将推动经济在“稳”的基础上更加保持“进”的良好势头,通过积极担当作为为全国全省稳增长作贡献,同时通过稳增长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为全国全省稳就业作更大贡献。
一是把扩内需做实做好。在扩大消费方面,聚焦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推出一批针对性促消费政策,培育一批高品质世界级商圈,引进一批国际化商业品牌,提升传统消费品质,加快培育新兴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多措并举加强城市综合营销,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会展之都,力争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物流业、营利性服务业都有较好增长,确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在扩大投资方面,深度挖掘产业投资、民生与社会事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潜力,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积极争取加强深港地区对外通道建设,优化经济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重要嘱托,把服务内地、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抓好抓实,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联通互动,主动加强同横琴、南沙等重大平台的互学互鉴和联动发展,深入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我帮企业找资金”等专项行动,积极支持企业面向全国开拓市场。
二是把供给端做大做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工业是城市的支柱和脊梁,加快做大工业总量和服务业总量,加快做优结构、做强主体,协调推进各次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增加值实现较好增长。抓技术改造,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创造能力、要素保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完善的生态系统,持续增强深圳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抓项目建设,力争在每一时间段都有一批项目在谈、一批项目签约、一批项目在建、一批项目完工投产,确保质量、数量和速度,以新项目提供新产品、带动新产业,形成新增长点。抓要素保障,综合施策保障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促进人力资源、土地厂房、资金资本、数据等要素集聚集约和高效配置利用。抓面向全球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努力争取源源不断的企业、资本和人才汇聚深圳。
三是用好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巩固提升深圳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优势,有序“走出去”安排好对外投资,积极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重要设备零部件进口,积极面向欧美日韩及“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拓展市场,尽最大努力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以标志性项目落户深圳、扎根深圳。
防风险。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做好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一是积极探索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模式。立足于解决好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化解处置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二是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稳妥有序推进P2P网贷、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等风险处置,抓好银行、证券、保险等主流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抓好各类泛金融类金融机构的规范管理、稳健经营和风险防范化解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是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各方面安全工作。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深入细致抓好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高层楼宇、燃气、食品药品、自然灾害等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建设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抓手,扎实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深圳。
增活力添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深圳经济特区的重要使命,也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要求,更是寻找新活力新动力的“关键一招”。深圳将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飞地经济、楼宇经济、海洋经济,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图为2022年10月30日,繁忙的深圳盐田港。人民图片王美燕/摄
一是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围绕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氛围等方面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有更大作为。
二是扩大开放。加大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力度,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重点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有力应对西方一些国家针对中国的经济科技“脱钩”等挑战。落实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全面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三是加快创新。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强大的创新创造能力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能,以主阵地的担当作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真落实才有真发展。深圳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要求,坚持以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为战略指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务求实效,争取实现最好的发展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深圳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