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名言中的哲理
一、知识介绍:
“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句话出自李大钊,意思强调我们不能只是沉溺于不切实际的空想而并不付诸行动。更不能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凡事都要有所行动,脚踏实地地去做。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根本的观点——实践。实践指的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客观的唯一桥梁。当今中国所取得的成果,绝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付诸实践后干出来的。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这一作品中的颈联,也是全诗最广为流传的经典名句。该诗出现的背景为当时白居易因好友接连逝去而十分伤心,写了两首绝句给好友刘禹锡表达了自己的悲伤之情。刘禹锡收到后做了这首诗以回复白居易。其中这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摆脱了一般的悼亡诗感伤的情绪,其中哲理深刻。
该句本意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林中新长出来的叶子无声地催换着去年的树叶;奔腾的激流中,前面的波浪让位给后面的波浪。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展的观点是一致的。发展的实质在于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而所谓新旧事物,新事物指的是符合的东西;旧事物指的是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而该诗中“陈叶”、“前波”可指元稹和二崔等已经逝去的好友,也可将其引申指旧事物;“新叶”“后波”可指晚辈,也指向新事物。
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古文诗句等作为题干背景,让大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去分析其背后所蕴藏的哲理是一种常见的考法,考察频次高。应对该类型题目,首先容需要大家加强积累,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避免看不懂题干而无从下手的情况。可以多多关注一些时政新闻讲话稿中高频出现的古语诗词、名言警句等,其考查可能性较其他来说可能性更高一些。其次,要充分理解各项哲学原理,加强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例题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蕴含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积淀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传承着“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包含着“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A.“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矛盾个体寓于其共性中
B.“已所不负,勿施于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矛盾的统一和对立的关系
D.“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矛盾普遍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答案】C【解析】“爱国如家”,“先忧后乐”,体现了国与家、忧与乐的对立统一。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错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群众史观,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且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B选项“已所不负,勿施于人”体现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无关。D选项说法错误,矛盾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故本题答案为C。